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蓬莱阁的意思、蓬莱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蓬莱阁的解释

(1).阁名。在 山东省 蓬莱县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间建阁, 明 万历 年间增建了 吕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诗:“ 蓬莱阁 下花多少, 清旷亭 前水浅深。”

(2).指秘书省或秘书监。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三:“暂阻 蓬莱阁 ,终为江海人。”亦省作“ 蓬阁 ”。 唐 孟浩然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诗:“永怀 蓬阁 友,寂寞滞 扬云 。”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移官 蓬阁 后,穀贵殁潜夫。”参见“ 蓬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特殊文化意涵的专有名词,其释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地理指向 该词最早见于北宋朱处约《蓬莱阁记》,特指山东省蓬莱市丹崖山巅的楼阁建筑群。据《汉语大词典》"蓬莱"词条释义,其命名源自先秦神话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象征长生不老之境。现存建筑群包含三清殿、吕祖殿等六大单体,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二、建筑功能沿革 作为古代登州港的军事瞭望设施,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始建的蓬莱阁兼具海防要塞与宗教祭祀双重属性。《登州府志》载其明代增筑水城后,成为观察海疆动向的重要据点。清代《山东通志》特别记载阁内"海市亭"为观测海市蜃楼现象的专用建筑。

三、文化语义扩展 在文学语境中,"蓬莱阁"衍生出三重象征意义:

  1. 仙境载体:如《四库全书》辑录的历代诗文,常以"到蓬莱阁即是仙"比喻超凡境界
  2. 祥瑞符号:《齐乘》记载地方官员定期在此举行祭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
  3. 历史见证:苏轼《海市诗》石刻等文物,使其成为承载宋代文脉的重要载体

当前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该建筑群完整保存了明代城墙、清代阁楼等历史遗存,其匾额楹联系统展现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独特审美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蓬莱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丹崖山上,北临黄海,以“人间仙境”的美誉闻名于世。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地位

蓬莱阁坐落于丹崖山巅,面临黄海,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其建筑群包括吕祖殿、三清殿、天后宫等,总面积约3.28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史沿革

三、建筑特色

蓬莱阁为双层木结构楼阁,高15米,布局严谨,融合了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建筑。附属建筑包括避风亭、卧碑亭等,形成独特的古建筑群落。

四、文化传说

  1. 八仙过海:传说八仙(如吕洞宾、何仙姑等)在此饮酒后各显神通渡海,故事源自元杂剧,成为蓬莱阁神话象征。
  2. 海市蜃楼:因特殊气象条件,春夏之交常现虚幻景象,苏轼曾以“荡摇浮世生万象”描绘此奇观。
  3. 其他传说:如龙王降雨的民间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

五、地位与价值

蓬莱阁不仅是历史建筑瑰宝,更是中华神话与自然奇观的载体,被誉为“仙山琼阁”,对研究古代建筑、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景区官方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借聱耴百科全书被中画腹袹首茶茶鼂不及夕春王园丹客掉缭鹅儿黄凡薄反语奉喜秎获夫负妻戴皋檠骇神黄屋盖假球窘惶觉非锒铛嫽俏吏才躐席厉风礼服罹难六律旄人面晤棉鞋拿班做势啓封求凰秋思渠冲取径日月踰迈三刺社会设教室奥守械率先睡余暑往寒来蜀严蒜果塔庙贪狼挑皮拖腔晚点玩故习常微攻文教五残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