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國群島名。在 台灣海峽 東南部。大小64個島嶼,總稱 澎湖列島 或 澎湖群島 。屬 台灣省 。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四:“那 澎湖 系十餘個小島,一眼望盡,山高不過二三十尺,全無樹木,貧瘠非常。”
(2).我國港灣名。 澎湖灣 ,也稱 澎湖港 。在 澎湖列島 中 澎湖 、 漁翁 、 白沙 三大島之間,灣闊水深。
“澎湖”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結合不同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澎湖列島(澎湖群島)
由64個島嶼組成(部分資料提到最多90個島嶼,可能與統計标準有關),位于台灣海峽東南部,總面積約126-141平方公裡。主要島嶼包括澎湖島(馬公市)、漁翁島、白沙島等,三島之間的水域形成天然良港。
補充: 澎湖列島地勢低平,漁業資源豐富,但農業受限,因地處北回歸線附近且多風少雨。
澎湖灣(澎湖港)
指澎湖、漁翁、白沙三島之間的水域,以“港外海濤澎湃,港内水靜如湖”得名。現為重要港口和旅遊景點。
作為台灣省下轄的澎湖縣,是中國最早的行政區劃之一:
“澎”源于波濤聲(如“澎湃”),“湖”指靜水區域,組合後既形容地理特征,也承載曆史寓意。
注意: 澎湖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關表述需基于一個中國原則。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或地理細節,可參考(澎湖縣概況)和(澎湖縣詞條)。
《澎湖》一詞是指台灣的一個地名,同時也是台灣的一個縣。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澎」和「湖」。
「澎」的部首是「氵」,表示水,它的總筆畫數是15。而「湖」的部首是「氵」,也表示水,它的總筆畫數是12。
「澎湖」一詞的來源并不完全清楚,但據考證,傳統上,有人認為「澎湖」的意思是「水波澎湃的湖泊」。目前,「澎湖」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澎湖」的寫法并不完全一樣。在《廣韻》中記載的寫法是「澎漢」。這種寫法在曆史上曾經存在,但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1. 我計劃明年去澎湖旅遊。
2. 澎湖的景色非常美麗,我在那裡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假期。
1. 澎湖縣
2. 澎湖島
3. 澎湖群島
近義詞可以是其他地名,例如「台灣」、「金門」等。
反義詞可以是與澎湖情況相反的地名,例如「内陸」、「陸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