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国群岛名。在 台湾海峡 东南部。大小64个岛屿,总称 澎湖列岛 或 澎湖群岛 。属 台湾省 。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四:“那 澎湖 系十余个小岛,一眼望尽,山高不过二三十尺,全无树木,贫瘠非常。”
(2).我国港湾名。 澎湖湾 ,也称 澎湖港 。在 澎湖列岛 中 澎湖 、 渔翁 、 白沙 三大岛之间,湾阔水深。
“澎湖”一词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不同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澎湖列岛(澎湖群岛)
由64个岛屿组成(部分资料提到最多90个岛屿,可能与统计标准有关),位于台湾海峡东南部,总面积约126-141平方公里。主要岛屿包括澎湖岛(马公市)、渔翁岛、白沙岛等,三岛之间的水域形成天然良港。
补充: 澎湖列岛地势低平,渔业资源丰富,但农业受限,因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且多风少雨。
澎湖湾(澎湖港)
指澎湖、渔翁、白沙三岛之间的水域,以“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得名。现为重要港口和旅游景点。
作为台湾省下辖的澎湖县,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之一:
“澎”源于波涛声(如“澎湃”),“湖”指静水区域,组合后既形容地理特征,也承载历史寓意。
注意: 澎湖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相关表述需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如需更完整的历史或地理细节,可参考(澎湖县概况)和(澎湖县词条)。
《澎湖》一词是指台湾的一个地名,同时也是台湾的一个县。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澎」和「湖」。
「澎」的部首是「氵」,表示水,它的总笔画数是15。而「湖」的部首是「氵」,也表示水,它的总笔画数是12。
「澎湖」一词的来源并不完全清楚,但据考证,传统上,有人认为「澎湖」的意思是「水波澎湃的湖泊」。目前,「澎湖」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保持不变,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澎湖」的写法并不完全一样。在《广韵》中记载的写法是「澎汉」。这种写法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但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
1. 我计划明年去澎湖旅游。
2. 澎湖的景色非常美丽,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1. 澎湖县
2. 澎湖岛
3. 澎湖群岛
近义词可以是其他地名,例如「台湾」、「金门」等。
反义词可以是与澎湖情况相反的地名,例如「内陆」、「陆地」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