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燭施明”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ǒu zhú shī míng,具體解釋如下:
源自漢代王符的《潛夫論》:“堯舜之德,譬猶偶燭施明于幽室也,前燭照之,後燭益明,非前燭昧,後燭彰也,乃二燭相因而成大光。”
典故解析:以兩支蠟燭在暗室中互相增強光亮為例,說明協同合作的重要性,而非單方面的突出。
可造句如:“團隊合作如偶燭施明,缺一不可。” 該成語強調協作的重要性,適用于強調合作共赢的場景。
《偶燭施明》是四個相連的漢字,其意思是“偶爾點燃蠟燭,照亮了周圍的世界”。它形象地表達了通過一點微光可以使整個世界變得明亮的意境。
《偶燭施明》的拆分部首是“偶”、“燭”、“施”和“明”。其中,“偶”部首為“人”,表示與人相關的意思;“燭”部首為“火”,表示與火相關的意思;“施”部首為“攵”,表示與手相關的意思;“明”部首為“日”,表示與太陽相關的意思。
總筆畫數為24畫。其中,“偶”為7畫,“燭”為10畫,“施”為5畫,“明”為2畫。
《偶燭施明》是一個漢語詞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它在繁體漢字中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偶燭施明》中的每個字在古代寫法中稍有差異,但整體仍能辨認。
1. 他在黑暗中點燃了一支蠟燭,偶燭施明,使得整個房間一下子亮堂起來。
2. 有時我們隻需要一線希望,偶燭施明,就能給我們帶來無限勇氣。
1. 偶然:表示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
2. 燭光:成為比喻,表示亮光。
3. 施展: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力量。
4. 明亮:形容光線明亮。
1. 微光:指微弱的光線。
2. 燈火輝煌:形容燈光明亮而繁華。
3. 睛亮:形容眼睛明亮。
黑暗:與明亮相對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