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半夜十二點以後至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一般也指清晨至正午十二點的一段時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到上午同喫了飯,又拿出書來看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七回:“這回偏又尋不出房艙,坐在散艙裡面……幸得過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早就到了 上海 了。” 巴金 《探索集·訪問廣島》:“第二天上午我們遊覽了風景如畫的 宮島 ,在舊日的市街上悠閑地散步。”
“上午”是漢語中常用的時間概念,通常指一天中從早晨到正午(12點)的時間段。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詞源構成
使用場景
國際标準
需注意:個别場合(如航班時刻表)可能将淩晨4:00-11:59統稱為上午,此時段外的淩晨0:00-3:59則稱“淩晨”。
《上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天亮後到正午之間的一段時間。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一(一丨)”,表示天,第二個部首是“占(卩)”,表示半。它的總筆畫數為11。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具體時間已無法考證。在繁體字中,上午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上午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沒有确切的文獻或資料可以證明古時的寫法。我們所使用的現代簡體字寫法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漢字簡化運動。
例句:
1. 上午我通常會去上漢語課。
2. 請你在上午十點準時到辦公室開會。
組詞:
1. 上午功夫:指上午的時間段内功夫練習。
2. 上午時間:指上午這段時間。
3. 上午好:用于問候,表示在上午時分的問候語。
近義詞:
早上:指從天亮到上午的一段時間。
反義詞:
下午:指正午後到天黑之間的一段時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