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ll one’s life]∶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always]∶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1).平素;往常。《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唐 杜甫 《夢李白》詩:“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周立波 《懶蛋牌子·去抓趙子彬》:“人人都知道, 趙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錢,好看娘們。”
(2).指平素的志趣、情誼、業績等。 晉 陶潛 《停雲》詩:“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書即事》詩:“鹽梅非拟議,葵藿是平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 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煩諸曲筆!”
(3).舊交;老交情。 唐 楊衡 《送鄭丞之羅浮中習業》詩:“何當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蘇洵 《與歐陽内翰第三書》:“年近五十始識閣下,傾蓋晤語,便若平生。” 清 張元赓 《張氏卮言·陳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稱善,即邀至舟中,茶罷對奕,歡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來。《陳書·徐陵傳》:“歲月如流,平生幾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牽牛,情馳 揚 越 。” 唐 韓愈 《遣興聯句》:“平生無百歲,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話》卷下:“ 南宮適 用盡平生氣力死戰。”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這可以說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筆生意。”
“平生”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終身;一生
指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人生過程,強調時間跨度。例如:
向來;素來
表示某種行為或狀态長期存在。例如:
提到“平生歇滅”為休息時間,此解釋與權威來源不符,可能為誤用或特殊語境下的引申義,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平生》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平”和“生”。其中,“平”是由“幹”和“平”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七畫,聲母是p,韻母是ing;“生”是由“生”部首組成,總共有五畫,聲母是sh,韻母是eng。整個詞語共有十二畫。
《平生》一詞最早見于《詩經》中的《衛風·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逝将去兮,何恃恩兮!”這裡的“恃恩”意為“依附他人的恩惠”,是對“平生”一詞的引申和使用。
在繁體字中,平生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對于《平生》一詞,古代人的書寫方式是比較繁瑣的,需按照正确的筆順和結構來書寫。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現代的書寫方式更為簡化和标準化。
1. 他一生追求平凡而不平庸的平生。
2. 那個人一生奉獻于教育事業,打拼了一個平生。
3. 平生所見過的美景,仍在他的記憶中萦繞。
1. 平和:和平相處。
2. 平常:平凡、尋常的。
3. 平凡:普通、不出衆的。
1. 終生:一生、從始至終。
2. 一世:終身、一生。
3. 恒生:永生、長生不老。
1. 一時:短暫的時間。
2. 一刹那:瞬間、極短時間。
3. 逝去:消逝、離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