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篙師的意思、篙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篙師的解釋

撐船的熟手。 唐 杜甫 《水會渡》詩:“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 宋 葉適 《上灘》詩:“篙師上灘時,面作石皤樣;及其進尺寸,乃在一偃仰。” 明 何景明 《進舟賦》序:“有老篙師進舟意頗閒。” 清 孫枝蔚 《與張虞山等醉飲夜歸》詩:“篙師笑問歸何晚,定是論文向二丘。”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五篇:“ 陳泰 記所聞於篙師者,則雲 宋 之為人勇悍狂俠,與他書又正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篙師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āo shī,指“撐船的熟手”,即擅長操舟的船夫。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篙師指精通撐船技巧、熟悉水性的船工,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船夫的稱呼。例如楊萬裡詩句“隻有篙師識水痕”,便以“篙師”代指經驗豐富的行船者。

  2. 出處與例句

    • 唐代杜甫《水會渡》中寫道:“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展現篙師從容應對風浪的場景。
    • 《初刻拍案驚奇》提到“總因風伯太無情,以緻篙師多失色”,形容突發風浪令船夫驚慌。
    • 宋代葉適《上灘》詩也通過“篙師上灘時,面作石皤樣”刻畫了船工操舟的艱辛。
  3. 引申與比喻
    現代語境中,“篙師”可比喻各行業中憑借實踐經驗解決問題的專家。例如紅旗線上文章提到,行業“篙師”需“用行動作篙,在颠簸中積累經驗”。

  4. 總結
    該詞不僅指代船夫,更強調對技藝的精通,常被用于贊頌實踐經驗的重要性。其文學意象生動,多出現于描繪水上行船或借喻專業能力的場景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篙師(gāo sh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竹”(zhú)部首,右邊是“車”(chē)部首。拆分這個字可以分為5個筆畫。 “篙師”一詞源于古代船舶的懸挂裝置,在船中用來控制舵柄的手把。它的含義擴展到現在,也用來形容操縱舵柄的人,類似于“船長”或“舵手”的意思。 使用繁體字書寫“篙師”的形式是「篙師」。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有時候寫作“篙士”。然而,現代漢字将“篙師”寫成了“篙士”。 以下是一個關于“篙師”的例句:篙師熟練地掌控着船舶,确保安全航行。 其他與“篙師”相關的詞語包括“船長”、“舵手”等。 至于“篙師”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在這個具體的語境下暫時沒有特定的詞語可以提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