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匣的意思、暖匣的詳細解釋
暖匣的解釋
古代獄具。有保暖性的禁锢裝置。用于冬天。《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獄用刑》:“冬月糊塞窗戶,措置煖匣拘鈐。”
詞語分解
- 暖的解釋 暖 ǎ 溫和,不冷:暖和。溫暖。暖色。暖洋洋。 使溫和:暖酒。暖一暖手。 溫冷寒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匣的解釋 匣 á 收藏東西的器具,通常指小型的,蓋可以開合:匣子。木匣。梳頭匣。 筆畫數:; 部首:匚;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暖匣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用于盛放取暖炭火的小型容器,通常為木制或金屬材質,可隨身攜帶或置于懷中禦寒。以下從形制、功能與文化意涵三方面詳解:
一、字義溯源與基本釋義
-
構詞解析
“暖”取“溫暖”之義,“匣”為收納器具,二字組合特指便攜式取暖器具。該詞最早見于明清文獻,如《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提及“手爐”“腳爐”類器物,暖匣屬同類小型暖具。
-
權威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載:“暖匣:冬日用以取暖的小匣,内貯炭火。”《辭源》進一步說明其形制:“多為銅制扁圓形,有提梁,可置于袖中或懷中。”
二、曆史功能與使用場景
-
實用功能
暖匣作為古代暖具,填補了固定火盆與手爐之間的便攜需求。其内部結構含:
- 隔熱層:防止外殼燙傷
- 透氣孔:保障炭火緩燃
- 炭屜:可抽換的儲炭空間
常見于文人冬日書寫、女性閨閣起居及旅途禦寒。
-
社會文化象征
在明清民俗中,暖匣被視為“體面生活”的細節象征。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琺琅暖匣(圖錄號:故00143219)印證其工藝價值,錾刻紋樣多寓意“福壽綿長”。
三、文獻佐證與演變
- 《帝京景物略》 載:“臘月饋歲,閨中多以彩繡暖匣為禮”,反映其作為禮物的社會功能。
- 材質演變:早期多為紫檀木胎,清代漸流行銅胎畫琺琅,民國時期隨暖水壺普及而式微。
參見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5冊第297頁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1553頁
- 故宮博物院官網藏品數據庫:暖匣類文物檢索
-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第210頁
-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商務印書館,2011年,第378頁
網絡擴展解釋
“暖匣”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一、古代獄具(曆史文獻記載)
- 基本定義:指古代冬季用于囚犯的保暖性禁锢裝置,兼具拘禁與防寒功能。
- 根據《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獄用刑》記載:“冬月糊塞窗戶,措置煖匣拘鈐”,說明其實用場景。
- 結構特點:可能為帶有保暖材料的封閉式拘具,用于防止囚犯凍傷。
二、現代比喻義(文學與日常使用)
- 象征溫馨的容器:指存放珍貴物品或情感的小盒子,如存放信件、紀念品等,承載回憶與慰藉。
- 抽象化引申:比喻能帶來溫暖與安全感的環境或人際關系,如家庭、友誼等。
三、讀音與字形
- 拼音:nuǎn xiá,異體字寫作“煖匣”(見《元典章》記載)。
“暖匣”在曆史文獻中為實用刑具,而在現代語境下更多用于文學或情感表達。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其具體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元典章新集》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按閲柏車壩基畢手補訂糙米吵翻沖劇雠賤春搜麤飯帶路德隆望尊等待底糞東坡紙豐沃否決權負衆改調臯壤耕墾館議黃龍痛飲還原反本昏星激昂慷慨荊舒錦江蠲振矩臬舉要删蕪爛若披錦聯繫靈烏嫚詞彌龍配隸平津閣撬杠旗旌欽召崎險棄邪從正日暮少小無猜省簡深憂奢香是非颠倒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填臨偷閑躲靜微兆無官禦史台下官獮場賢郎顯谥西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