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墾的意思、耕墾的詳細解釋
耕墾的解釋
(1).犁地翻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李》:“李樹桃樹下,并欲鋤去草穢而不用耕墾。” 明 李東陽 《經筵講章》:“如牛便教他耕墾,馬教他馱載。”
(2).開墾荒地。《宋史·常同傳》:“縱民耕墾,勿收租稅。” 沉德符 《野獲編·戶部·西北水田》引 明 王應蛟 上疏:“ 天津 一路,從來斥鹵,無人耕墾。”
詞語分解
- 耕的解釋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種(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耕耕,自有收獲”)。筆耕(喻寫文章)。舌耕(喻教書)。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 墾的解釋 墾 (墾) ě 用力翻土:耕墾。 開辟荒地:農墾。開墾。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耕墾”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ēng kěn,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犁地翻土
指傳統農業中通過犁地、翻土等步驟進行耕作的行為,屬于農田的常規管理。例如: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李》提到:“李樹桃樹下,并欲鋤去草穢而不用耕墾。”
- 明代李東陽《經筵講章》中比喻:“如牛便教他耕墾,馬教他馱載。”
2.開墾荒地
指将未開發的荒地開墾為可耕種的農田。例如:
- 《宋史·常同傳》記載:“縱民耕墾,勿收租稅。”
- 明代王應蛟在奏疏中提到天津地區“從來斥鹵,無人耕墾”,後鼓勵民衆拓荒。
補充說明
- 使用場景:既可用于日常耕作(如犁地翻土),也可用于政策語境(如鼓勵墾荒)。
- 别稱:曆史上也稱為“耕起”。
- 示例:清代海古水地區“耕墾樹藝,始築室”,體現了農耕與定居結合的過程。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和現代詞典的定義,涵蓋農業操作與土地開發兩類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耕墾》是一個漢字詞,它的意思是進行農業耕作和開墾土地。它的部首拆分是⺜(田字旁)和⺾(艸字底),共有10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耕墾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它的古字寫法是耕穀。這個字由耕和穀兩個部分組成,在古代的農耕社會中,人們用牛或犁耕地,種植谷物,所以将這兩個含義相關的部分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字。
另外,耕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耕墾。
以下是耕墾這個詞的例句:
1. 農民們每年春天都會耕墾田地,為即将來臨的農作物種植季節做準備。
2. 這片未被耕墾的土地已經荒廢了很多年。
有關耕墾的組詞,可以有耕地、墾殖、墾荒等。
近義詞是耕種,反義詞則是荒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