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配隸的意思、配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配隸的解釋

(1).猶隸屬。《後漢書·馮異傳》:“及破 邯鄲 ,乃更部分諸将,各有配隸。軍士皆言願屬‘大樹将軍’, 光武 以此多之。” 李賢 注:“隸,屬也。”《晉書·殷仲堪傳》:“割此三郡,配隸 益州 。”

(2).将流放犯人發配至某地服役。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二:“ 潭州 婦人 阿毛 ,其夫 楊全 ,配隸 房陵 ,既死本州,請陳願負夫骨歸葬故鄉。” 宋 葉適 《廂禁軍弓手土兵》:“又有配隸罪人,牢犴充塞,亦州郡所養。”《宋史·刑法志三》:“ 太宗 以國初諸方割據,沿 五代 之制,罪人率配隸西北邊,多亡投塞外,誘 羌 為寇。”《宋史·刑法志三》:“初,京師裁造院募女工,而軍士妻有罪,皆配隸南北作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配隸”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個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隸屬或從屬關系

指事物或人員歸屬于某一系統、機構或管轄範圍。例如:

二、刑罰制度

特指将罪犯發配到特定地區服勞役的刑罰,常見于宋代: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文獻和權威詞典的記載,核心含義以隸屬關系與刑罰制度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配隸的意思

配隸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配備隸屬或被隸屬的意思。在工作或組織中,“配隸”一詞指的是将某人或某物分配給特定的部門或組織,以便隸屬于其管理或指導之下。

配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配隸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酉”和“阝”,其中“酉”表示“酉”的字義,而“阝”表示“邑”的字義。

配隸這個詞一共有11個筆畫。

配隸的來源

配隸是由“配”和“隸”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配”字表示分配或匹配的意思,“隸”字表示隸屬或制度的意思。結合起來,配隸表示将某人或某物分配給隸屬于其他組織或部門的行為。

配隸的繁體

配隸的繁體字為「配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配隸的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配字在古代寫作“⿰酉轡”,而隸字在古代寫作“⿺阝典”。所以完整的寫法為“⿰酉轡⿺阝典”。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了。

配隸的例句

1. 他被配隸到新成立的銷售部門,負責市場拓展。

2. 這本書配隸給圖書館管理,希望能為更多的讀者帶來知識和啟迪。

組詞

組詞: 配置、配備、隸屬、隸書、隸屬關系。

近義詞

近義詞:分配、劃歸、歸屬、歸置。

反義詞

反義詞:解隸、脫離、獨立、自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