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匣的意思、暖匣的详细解释
暖匣的解释
古代狱具。有保暖性的禁锢装置。用于冬天。《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狱用刑》:“冬月糊塞窗户,措置煖匣拘鈐。”
词语分解
- 暖的解释 暖 ǎ 温和,不冷:暖和。温暖。暖色。暖洋洋。 使温和:暖酒。暖一暖手。 温冷寒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 匣的解释 匣 á 收藏东西的器具,通常指小型的,盖可以开合:匣子。木匣。梳头匣。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暖匣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用于盛放取暖炭火的小型容器,通常为木制或金属材质,可随身携带或置于怀中御寒。以下从形制、功能与文化意涵三方面详解:
一、字义溯源与基本释义
-
构词解析
“暖”取“温暖”之义,“匣”为收纳器具,二字组合特指便携式取暖器具。该词最早见于明清文献,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提及“手炉”“脚炉”类器物,暖匣属同类小型暖具。
-
权威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载:“暖匣:冬日用以取暖的小匣,内贮炭火。”《辞源》进一步说明其形制:“多为铜制扁圆形,有提梁,可置于袖中或怀中。”
二、历史功能与使用场景
-
实用功能
暖匣作为古代暖具,填补了固定火盆与手炉之间的便携需求。其内部结构含:
- 隔热层:防止外壳烫伤
- 透气孔:保障炭火缓燃
- 炭屉:可抽换的储炭空间
常见于文人冬日书写、女性闺阁起居及旅途御寒。
-
社会文化象征
在明清民俗中,暖匣被视为“体面生活”的细节象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暖匣(图录号:故00143219)印证其工艺价值,錾刻纹样多寓意“福寿绵长”。
三、文献佐证与演变
- 《帝京景物略》 载:“腊月馈岁,闺中多以彩绣暖匣为礼”,反映其作为礼物的社会功能。
- 材质演变:早期多为紫檀木胎,清代渐流行铜胎画珐琅,民国时期随暖水壶普及而式微。
参见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册第297页
-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553页
- 故宫博物院官网藏品数据库:暖匣类文物检索
-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10页
-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78页
网络扩展解释
“暖匣”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古代狱具(历史文献记载)
- 基本定义:指古代冬季用于囚犯的保暖性禁锢装置,兼具拘禁与防寒功能。
- 根据《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狱用刑》记载:“冬月糊塞窗户,措置煖匣拘鈐”,说明其实用场景。
- 结构特点:可能为带有保暖材料的封闭式拘具,用于防止囚犯冻伤。
二、现代比喻义(文学与日常使用)
- 象征温馨的容器:指存放珍贵物品或情感的小盒子,如存放信件、纪念品等,承载回忆与慰藉。
- 抽象化引申:比喻能带来温暖与安全感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如家庭、友谊等。
三、读音与字形
- 拼音:nuǎn xiá,异体字写作“煖匣”(见《元典章》记载)。
“暖匣”在历史文献中为实用刑具,而在现代语境下更多用于文学或情感表达。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其具体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元典章新集》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傲气白鸽标罢休倍心博悉不羡刬地怅恍畅情城肆持颐诞告杜蘅堆迭法无可贷風靡观稼好汉做事好汉当洪奥弘敞宏杰黄茄灰焚秽器蛟穴接骨眼解舍辑辑集运俊爽啃气老子长孙灵草路远迢迢麋麨民语娘家纽约大学暖风迫愶谦厚人心丧尽儒家讪讟赏脸扇火止沸笋箩缩窜素足檀奴同涂哇啦,哇喇危岑微月违正文化书社五细乡捷相权西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