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壤的意思、臯壤的詳細解釋
臯壤的解釋
亦作“皐壤”。澤邊之地。《莊子·知北遊》:“山林與,臯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 南朝 齊 謝朓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皐壤搖落,對之惆悵;歧路西東,或以歍唈。” 宋 王安石 《寄吳氏女子》詩:“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車軿。山泉臯壤間,適志多所經。” 金 元好問 《看山》詩:“臯壤與山林,使我欣然歟。我生天地間,託宿真蘧廬。”
詞語分解
- 臯的解釋 臯 ā 水邊的高地,岸:江臯。漢臯。 沼澤,湖泊:“鶴鳴于九臯”。 臯 á 〔臯陶〕中國上古人名,相傳是舜臣。 筆畫數:; 部首:白; 筆順編號:
- 壤的解釋 壤 ǎ 松軟的土,可耕之地:土壤。沃壤。壤土。 地,與“天”相對:霄壤。天壤之别。 地區,區域:壤界。接壤。窮鄉僻壤。 古同“攘”,紛亂。 古同“穰”,五谷豐收。 霄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臯壤”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指水澤旁的低濕平地,即靠近水域的濕潤土地。例如《莊子·知北遊》提到:“山林與?臯壤與?使我欣欣然而樂與!”,此處“臯壤”即代指自然環境中令人愉悅的濕地。
-
引申含義
在文學語境中,常被用來比喻隱逸者的居所或卑賤者的住處。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情采》中“泛詠臯壤”,暗指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二、文獻用例
-
經典引用
- 《莊子》通過“臯壤”表達對自然之樂的感慨;
- 謝朓《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用“臯壤搖落”描繪秋景的蕭瑟;
- 王安石詩中“山泉臯壤間”則展現隱逸生活的閑適。
-
文化意象
該詞在詩詞中多與“山林”“泉石”并提,成為文人寄托超脫世俗情懷的典型意象。
三、相關辨析
- 字形變體:古籍中亦寫作“皐壤”(如、4、6提及);
- 近義詞:澤畔、水濱;
- 反義詞:軒冕(代指官場)。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出處或書法寫法,可參考漢典、文心雕龍注釋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臯壤》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田地肥沃的樣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白」和「土」。「白」表示田地上的石頭或者顆粒狀物體,而「土」則表示土地。根據這個拆分,可以知道它的總筆畫數為11。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詩書中,例如《詩經》中的「臯陶其邑」和《三國演義》中的「臯比落矣」等作品中都有使用到。在繁體字中,「臯壤」的寫法保持不變。而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則可能有所變化,以適應當時的書寫方式。
以下是一個使用「臯壤」的例句:田地的土壤非常臯壤,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
關于組詞,我們可以使用「臯壤」和其他詞語進行組合,比如「臯壤稼穑」(指農田肥沃的收成)、「臯壤馨香」(形容農地的芬芳氣息)等。
類似意思的詞語有「肥沃」、「富饒」等,它們都可以用來形容土地肥沃的情況。相反的,與「臯壤」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貧瘠」、「荒涼」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