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污藏疾的意思、納污藏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污藏疾的解釋

《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後以“納污藏疾”比喻包容罪過錯失。《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 長孫無忌 等請誅 志沖 。上手詔:‘五嶽陵霄,四海亙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納污藏疾”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nà wū cáng j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基本含義

指包容或隱藏污穢、疾病等不潔之物,比喻接納或掩蓋罪過、缺陷等負面事物。


2.出處與典故

源自《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原意是自然界的山川包容污穢與病害,引申為上位者應有容人之量,甚至包容臣民的過錯。


3.引申義與用法


4.示例與延伸

《資治通鑒》曾用此成語勸誡統治者:“五嶽淩霄,四海亘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
意為:如同山川包容污穢仍不失高大,君主也應容忍臣民的不完美。


“納污藏疾”既是對自然規律的描述,也是對人性和社會關系的隱喻。需結合語境判斷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納污藏疾的意思

《納污藏疾》是一個詞組,意思是指隱藏疾病,不治療或不采取行動,使其進一步惡化或擴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詞由拆分後的部首組成:纟、污、幾、疒。其中纟是紅字邊的部首,污是水字邊的部首,幾是書本字邊的部首,疒是疾病的專用部首。此外,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9。

來源和繁體

《納污藏疾》典故源于中國晉朝時期的《世說新語》,原文有這樣一句話:“惜乎!今日之事,人情之積也,納污藏疾,未能擇也。” 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是「納污藏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的組成部分是不變的。比如在《說文解字》中,納的寫法為「㝵十缶」,污的寫法為「氵虧十土」,藏的寫法為「艹㐬㐬」,疾的寫法相對來說比較接近現代漢字的書寫。

例句

1. 他一直納污藏疾,以至于最後病情惡化,無法挽回。

2. 為了避免納污藏疾,我們應及早發現并治療疾病。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納污、污疾、藏疾。

近義詞:忍病不醫、隱藏疾病。

反義詞:及時治療、積極治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