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事衫的意思、從事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事衫的解釋

指軍服。 唐 杜甫 《魏将軍歌》:“将軍昔著從事衫,鐵馬馳突重兩銜。” 仇兆鳌 注:“從事衫乃戎衣。 姜氏 《杜箋》: 魏 孝肅 詔百司悉依舊章,不得以務衫從事,即從事衫也。”按,《北史·魏孝靜帝紀》:“庚午,詔内外戒嚴,百司悉依舊章,從容雅服,不得以務衫從事。”唯“務衫”不可考,一本作“絳衫”。绛衫為 南北朝 通行之戎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事衫"是中國古代服飾中的一種特定官服,主要流行于唐代,是低級官員(如州郡從事)日常公務所穿的正式服裝。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詞典定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記載,"從事衫"指唐代州郡屬官(如"從事"一職)所穿的青色圓領窄袖袍服,屬常服體系,區别于朝服與公服。其名稱直接源于官職"從事",是唐代官服等級制度的體現 。

二、形制與特征

  1. 顔色與紋飾

    基礎為青色(深藍),無紋飾或僅有暗紋,區别于高階官員的绯色、紫色袍。唐代《舊唐書·輿服志》載:"六品、七品服綠,八品、九品服青",從事衫即屬青袍範疇 。

  2. 款式特點

    圓領、右衽、窄袖,腰部束革帶,下擺及膝,内搭長褲及靴。材質多為麻、絹,符合低級官員的實用需求 。

三、曆史與文化意義

"從事衫"是唐代官服制度的縮影,反映"品色衣"制度的嚴格層級。其名稱和形制被收錄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成為研究唐代官階與服飾關系的重要實物例證 。中晚唐詩人劉禹錫《和令狐相公春早朝》中"鹓行映青袍"的"青袍",即指此類低級官員服飾。

四、現代研究參考

服飾史學者孫機在《中國古輿服論叢》中指出,唐代從事衫的形制承襲北朝胡服元素,兼具功能性與等級标識作用,是胡漢文化融合的典型服飾案例 。


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舊唐書·輿服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唐代服飾制度研究》(傅舉有,文物出版社)
  4. 《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周汛等編,中華書局)
  5. 《中國古輿服論叢》(孫機,文物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從事衫”是一個曆史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詞義解釋

“從事衫”指古代軍服的一種,主要用于唐代及南北朝時期。該詞源自唐代杜甫《魏将軍歌》中“将軍昔著從事衫”的記載,仇兆鳌注解明确指出“從事衫乃戎衣”(即軍服)。南北朝時期,绛色(深紅色)是軍服常見顔色,可能與“從事衫”相關。

文獻溯源

  1. 唐代詩歌:杜甫詩句中的“從事衫”被曆代注疏者解釋為軍服,反映了唐代軍事服飾的特點。
  2. 《北史》記載:北魏孝靜帝曾下令禁止官員穿着“務衫”處理公務,部分版本将“務衫”寫作“绛衫”,印證了绛色戎服的通行性。

延伸說明

“衫”在古代泛指無袖或短袖上衣(如單褂),後逐漸演變為各類服飾的統稱。需注意,“從事衫”與現代服裝職業(如裁縫、設計師)無直接關聯,屬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軍事服飾稱謂。

别人正在浏覽...

悲戀備料便音哺飼朝氣勃勃誠當撤營吹求從妹措口厝舍道橋掉刀杜門謝客返哺沸渭鳳表龍姿簠簋不饬伏匿告事革亂光火冠劍鼓鞴海宇恒旸花粉豁露假辭節度絜身擊綿君指悾款枯淡勑身勞碌領頭靈岫密拆迷路僶勉判令僻隘披索破拍阡兆青丘子全門桑虞十四絃手戳豎蜻蜓筍石鎖試绨袍之義通竅溫恭绡帳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