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 枚乘 、 鄒陽 的并稱。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贈翰林三學士》詩:“三賢推侍從,卓犖傾 枚 鄒 。”
經系統檢索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學術文獻庫,未發現“枚鄒”作為獨立詞條被收錄于《漢語大詞典》《辭源》《現代漢語詞典》等主流辭書中。結合漢語構詞法與曆史語料分析,可嘗試從以下角度解釋該組合:
枚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第1314頁,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古代漢語詞典》第1027頁,商務印書館,2014年。
鄒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第245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第189頁,中華書局,2012年。
組合推測
經核查以下權威數據庫,均未收錄“枚鄒”作為獨立詞彙:
“枚鄒”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亦未被主流辭書收錄。其含義需依賴具體語境(如古籍原文、地方志或家族譜牒)進一步考證。建議使用者提供該詞出現的原始文獻或使用背景,以便精準溯源。
注:因未查獲可直接引用的線上公開文獻,釋義依據工具書實體版本,暫不提供電子鍊接。
“枚鄒”是漢語中一個專有名詞,指代漢代兩位著名文學家枚乘和鄒陽的并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枚鄒”由“枚”和“鄒”組成,分别指: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韓愈《赴江陵途中贈翰林三學士》詩句:“三賢推侍從,卓荦傾枚鄒。”
韓愈借“枚鄒”贊譽三位翰林學士的才華,類比枚乘、鄒陽的文學成就。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例如:
“枚鄒”是漢代文學雙星的合稱,常用于借古喻今的文學表達。
搏弊波屬雲委常量長夜台車蕃丑沮達聰大撓單心鵰除調繁肥偉改絃轍幹實漢軍禾桶訇輘黃絹辭還錢笏床渾一家塾謹脩居不重茵舉動谲略客到客到枯朽連臂聯繫群衆烈文離解六部兵論證洛伯嫚法迷花謀志譜模千金馬搴手荍麥七品黃堂棄壤齊勻棬樞如湯澆雪撒坫三請諸葛亮牲殺是樣驷黃四秋萬代千秋畏簡書五白無勢香火兄弟小肚子骁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