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甲的意思、納甲的詳細解釋
納甲的解釋
(1).謂天幹分納于八卦。即乾納甲壬,坤納乙癸,震納庚,巽納辛,坎納戊,離納己,艮納丙,兌納丁。相傳出于《京氏易傳》,後代蔔筮家以幹支與卦爻,五行、五方相配,本此。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易》有納甲之法,未知起於何時,予嘗攷之,可以推見天地胎育之理。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者,上下包之也,震巽坎離艮兌,納庚辛戊己丙丁者,六子生於乾坤之包中,如物之處胎甲者。” 清 恽敬 《答姚秋農書》:“ 漢 人納甲之説,以月之升降方位配八卦,雖可比附,乃術家之一端,假《易》以傳,不知卦氣之自然。” 康有為 《<日本雜事詩>序》:“而《易》説、卦氣、納甲、消息、升降詳焉。”
(2).襖子。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折:“我則見他番穿着綿納甲,斜被着一片破背褡。”
詞語分解
- 納的解釋 納 (納) à 收入,放進:出納。藏污納垢。 接受:采納。笑納。納谏。 享受:納福。納涼。 繳付:納稅。 補綴,縫補;現多指密密地縫:納鞋底。 姓。 繳出吐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甲的解釋 甲 ǎ 天幹的第一位,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甲子。花甲(六十歲的人)。 居于首位的,超過所有其它的:甲等。 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一甲(名為“進士及第”);二甲(名為“進士出身”);三甲(名為“
網絡擴展解釋
“納甲”是中國古代易學與占卜體系中的重要術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易學術語(核心含義)
-
起源與定義
納甲是漢代易學家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創立的筮法,核心是将十天幹與八卦相配,并融入五行、方位等元素。因“甲”為天幹之首,故以“納甲”代指整套系統。
-
八卦與天幹的對應關系
- 乾卦:納甲、壬(主卦納甲,客卦納壬)
- 坤卦:納乙、癸
- 震卦:納庚
- 巽卦:納辛
- 坎卦:納戊
- 離卦:納己
- 艮卦:納丙
- 兌卦:納丁
(來源:)
-
應用領域
主要用于占卜、命理分析,通過卦爻與幹支、五行的結合,推斷吉兇或命理趨勢。
二、引申含義(非主流)
在少數文獻中,“納甲”也被解釋為“接納人才”的成語,如《趙禮讓肥》中“納甲”指代一種衣物(襖子),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補充說明
- 與六十甲子的區别:部分資料提到納甲與六十甲子結合,實為後世命理學的擴展應用,并非京房原意。
- 學術争議:關于納甲是否完全源于京房,學界存在不同觀點,部分學者認為其雛形可追溯至更早的《周易》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卦象的幹支配屬規則,可參考《京氏易傳》或漢代易學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納甲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納官符。現在我給您詳細解釋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首先,納甲這個詞的部首是缶(fǒu)和田(tián),它的部首缶指的是陶瓷罐子,而田則指的是農田。
納甲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9畫,其中缶部3畫,田部6畫。
納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時候,甲是國家的印信,而納則是接受的意思,所以納甲是接受國家授予的官位符號。這也表明了這個詞語的含義是接受官職或者被冊封為官員。
納甲的繁體寫法是納甲。繁體字是在中國大陸推行簡化字之前所使用的字體,相對于簡體字來說,它的筆畫繁多且結構複雜。現在繁體字主要在台灣、香港和一些華人社區中使用。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納甲的字形與現代有些許差異。納甲的古字形中,納字的上部呈橫向長方形,象征着接納和接受,下部為小人,表示官員的形象。而甲字則由一橫一豎兩個直線構成,代表國家的官印。
以下是納甲在句子中的一些例句:
1. 他終于納甲為官,成為了這個縣的縣長。
2. 在古代,納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意味着人們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與納甲相關的組詞有納貢、納稅等。納貢指的是向國家或者上級表示歸順并獻上貢物,納稅則是指向國家繳納稅款。
納甲的近義詞是授官,表示被授予官職。反義詞是罷官,意思是被罷免官職。
通過以上解釋,相信您對納甲這個詞的意思、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