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後以“懷樹”為懷念仁政之典。 南朝 宋 傅亮 《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愛人懷樹,甘棠且猶勿剪。”《梁書·皇後傳·太宗王皇後》:“匪直懋勳,義兼懷樹。”
“懷樹”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詞語,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懷樹”指對仁政的懷念,源自《詩經·召南·甘棠》中“蔽芾甘棠,勿翦勿伐”的記載。古人通過保護甘棠樹的行為,表達對施行仁政者的追思。
作為人名時,“懷樹”寓意心懷志向、堅韌成長,常見于傳統文化命名。
注:以上内容綜合古典文獻及現代釋義,核心含義始終圍繞“追思仁政”展開。
懷樹(huái sh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樹木懷念或思念之情。懷樹的字形由“心”和“木”兩個部分組成。
懷樹總共有10個筆畫,其中“心”部分有4個筆畫,而“木”部分有6個筆畫。它的部首是“木”,所以可以根據部首索引查找相關信息。
懷樹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墨客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在隋唐時代,《詩經·風》中有一首經典詩歌叫做《懷樹》,描述了人們對樹木的懷念之情。繁體字“懷樹”與簡體字“懷樹”意思相同,隻是字形略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懷樹的部首部分通常寫作“心”,表示情感和内心的意思。而“木”的字形也有細微變化,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樹木的字形特征。
1. 我走過熟悉的小路,懷樹的情感湧上心頭。
2. 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懷樹鄉愁。
3. 他常常回憶起童年時和朋友一起攀爬懷樹的美好時光。
組詞:懷念、懷舊、樹木、思念、林木
近義詞:思樹、憶樹
反義詞:忘樹、離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