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析分崩的意思、離析分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析分崩的解釋

形容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 郭沫若 《新華頌·頂天立地的巨人》:“使那整個的侵略陣營已經開始着離析分崩。”參見“ 分崩離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析分崩”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形容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崩潰離散的狀态。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離析

    指事物解體、分離。本義為“拆散”,引申為人心渙散或組織分裂。《說文解字》釋“離”為“黃倉庚也”,假借為“分散”;“析”即“破木”,引申為剖分。

    例:《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朱熹注:“離析,謂民有異心,不相維系。”

  2. 分崩

    強調徹底碎裂。“分”指割裂,“崩”原指山體倒塌(《說文》:“崩,山壞也”),喻指體系突然潰散。

    例:《漢書·劉向傳》:“天下分崩,百姓不保。”

  3. 整體含義

    二者同義疊加,強化“四分五裂、不可收拾”之意,多形容政權、團體因内部分裂而徹底瓦解。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03頁):

    “離析分崩: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分崩離析(注:同‘離析分崩’):形容集團、國家等分裂瓦解。”

  3. 《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

    “源于《論語》,指事物分裂至不可維系的狀态。”


三、經典用例

  1. 曆史文獻

    • 《論語·季氏》: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描述魯國内部分裂,政權危殆。)

  2. 近現代著作

    • 梁啟超《新民說》:

      “若當國家離析分崩之際,則無所憑藉以自立。”


四、比喻延伸

該成語可泛化用于描述: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2.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6.
  4. 成語大辭典編纂組. 《成語大辭典》[M]. 商務印書館, 2018.
  5. 梁啟超. 《新民說》[M]. 中華書局, 2016.

網絡擴展解釋

“離析分崩”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í xī fēn bēng,其含義與更常見的“分崩離析”相同,均表示國家、集團或組織分裂瓦解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法


3.典型例句


4.擴展說明


5.實際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參考《論語》原文及郭沫若相關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哀愍半會豹篇哔剝閉廢比肩疊迹參戰軍抄取撐岸就船癡床楚城純陽巾叢劇寸長尺技大壑打合大熊貓短詩恩休訛文風情月債狗蝨鲑禀顧録骨岩岩賀忱紅頂澒挏黃雲家膳計鬥負才捐俗箘桂吭聲裡闬力勢螺江陸死骨芒頭漫浪叟麻繩菜明宣暮節喬腔青海遒利姌姌軟和和蛇鱗聲旁衰枯順數它法鐵樹開花瓦伶剜刺挑茶微逆翁長無線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