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甲的意思、纳甲的详细解释
纳甲的解释
(1).谓天干分纳于八卦。即乾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兑纳丁。相传出于《京氏易传》,后代卜筮家以干支与卦爻,五行、五方相配,本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易》有纳甲之法,未知起於何时,予尝攷之,可以推见天地胎育之理。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者,上下包之也,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己丙丁者,六子生於乾坤之包中,如物之处胎甲者。” 清 恽敬 《答姚秋农书》:“ 汉 人纳甲之説,以月之升降方位配八卦,虽可比附,乃术家之一端,假《易》以传,不知卦气之自然。”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而《易》説、卦气、纳甲、消息、升降详焉。”
(2).袄子。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被着一片破背褡。”
词语分解
- 纳的解释 纳 (納) à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姓。 缴出吐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 甲的解释 甲 ǎ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
网络扩展解释
“纳甲”是中国古代易学与占卜体系中的重要术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易学术语(核心含义)
-
起源与定义
纳甲是汉代易学家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创立的筮法,核心是将十天干与八卦相配,并融入五行、方位等元素。因“甲”为天干之首,故以“纳甲”代指整套系统。
-
八卦与天干的对应关系
- 乾卦:纳甲、壬(主卦纳甲,客卦纳壬)
- 坤卦:纳乙、癸
- 震卦:纳庚
- 巽卦:纳辛
- 坎卦:纳戊
- 离卦:纳己
- 艮卦:纳丙
- 兑卦:纳丁
(来源:)
-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占卜、命理分析,通过卦爻与干支、五行的结合,推断吉凶或命理趋势。
二、引申含义(非主流)
在少数文献中,“纳甲”也被解释为“接纳人才”的成语,如《赵礼让肥》中“纳甲”指代一种衣物(袄子),但此用法较为罕见。
补充说明
- 与六十甲子的区别:部分资料提到纳甲与六十甲子结合,实为后世命理学的扩展应用,并非京房原意。
- 学术争议:关于纳甲是否完全源于京房,学界存在不同观点,部分学者认为其雏形可追溯至更早的《周易》研究。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卦象的干支配属规则,可参考《京氏易传》或汉代易学相关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甲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纳官符。现在我给您详细解释一下它的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首先,纳甲这个词的部首是缶(fǒu)和田(tián),它的部首缶指的是陶瓷罐子,而田则指的是农田。
纳甲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9画,其中缶部3画,田部6画。
纳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时候,甲是国家的印信,而纳则是接受的意思,所以纳甲是接受国家授予的官位符号。这也表明了这个词语的含义是接受官职或者被册封为官员。
纳甲的繁体写法是納甲。繁体字是在中国大陆推行简化字之前所使用的字体,相对于简体字来说,它的笔画繁多且结构复杂。现在繁体字主要在台湾、香港和一些华人社区中使用。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纳甲的字形与现代有些许差异。纳甲的古字形中,纳字的上部呈横向长方形,象征着接纳和接受,下部为小人,表示官员的形象。而甲字则由一横一竖两个直线构成,代表国家的官印。
以下是纳甲在句子中的一些例句:
1. 他终于纳甲为官,成为了这个县的县长。
2. 在古代,纳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意味着人们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与纳甲相关的组词有纳贡、纳税等。纳贡指的是向国家或者上级表示归顺并献上贡物,纳税则是指向国家缴纳税款。
纳甲的近义词是授官,表示被授予官职。反义词是罢官,意思是被罢免官职。
通过以上解释,相信您对纳甲这个词的意思、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榜格版瓦跋涉常调椎心顿足大脔单峰驼堆焊顿了堵墙附讯跟声牯牛国际象棋好汉不吃眼前亏好评浩生黄骨髓较固进摺九川聚合骏大开涮竷竷勘查课程枯折揽凳留盼鸾液趢趗緑针卖舌麻皮妙书南端遣闲穷测颀晳三亲六故骚虐沙轮山金山亏一蒉松炉宿夕台符太上皇帝叹悒讨诛同居异爨统通頽慌亡艺勜劜卧具握素怀铅险汙希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