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天。《史記·太史公自序》:“ 漢 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 宋 劉攽 《<東漢書>刊誤》:“穆清,天也。”
(2).指清和之氣。 三國 魏 曹丕 《迷疊香賦》:“隨廻風以搖動兮,吐芬氣之穆清。” 明 方孝孺 《上巳約友登南樓》詩:“景風生穆清,佳趣溢魚禽。”
(3).謂太平祥和。 漢 蔡邕 《釋誨》:“夫子生穆清之世,秉醇和之靈。”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天下穆清,明君莅國。”
“穆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指“天”
源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受命於穆清”,宋人劉攽在《〈東漢書〉刊誤》中明确注釋“穆清,天也”。此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強調天命的崇高與神聖。
指“清和之氣”
如曹丕《迷疊香賦》中“吐芬氣之穆清”,描述自然界的清雅氣息。明代方孝孺在詩作中亦以“景風生穆清”比喻和諧的自然氛圍。此義項多用于文學創作,側重清朗、純淨的意境。
喻指“太平祥和”
《文選·七啟》提到“天下穆清,明君莅國”,蔡邕《釋誨》中“生穆清之世”均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狀态。此義項常與治世相關聯,蘊含對理想社會的贊美。
“穆清”兼具自然與人文内涵,既可指代天、清和之氣等具象概念,亦可抽象表達對太平盛世的期許,多見于古典文學與史籍。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穆清》是一個漢字詞彙,具有“和平、安甯、幽靜、清雅”等含義。
穆清的部首是穴,總共有13個筆畫。
穆清有着悠久的曆史,其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一首詩。後來,穆清一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文學、藝術和日常生活中,用來形容甯靜、宜人的氛圍。
穆清的繁體字為「穆清」。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穆清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相似的意義。
1. 這個公園環境優美,非常穆清。
2. 沒有嘈雜的聲音,隻有穆清的鐘聲。
穆清的相關組詞有:穆靜、穆然、清幽、甯靜等。
與穆清意義相近的詞包括:靜谧、恬靜、甯靜、幽雅等。
與穆清意義相反的詞包括:喧鬧、嘈雜、吵鬧、繁忙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