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陬的意思、荒陬的詳細解釋
荒陬的解釋
荒遠的角落。 晉 左思 《吳都賦》:“其荒陬譎詭,則有龍 * 蒸。” 唐 元稹 《蠻子朝》詩:“西南‘六詔’有遺種,僻在荒陬路尋壅。” 清 方苞 《書<熊氏家傳>後》:“破家亡身,殘其支體者,荒陬小邑必有數人焉。”
詞語分解
- 荒的解釋 荒 ā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災荒。防荒。備荒。 長滿野草,或無人耕種:荒蕪。荒地。開荒。 廢棄:荒廢。荒疏。荒置。業精于勤,荒于嬉。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a.荒涼冷落;b.荒疏衰退
- 陬的解釋 陬 ō 隅,角落:陬見(粗淺的見識)。 聚居:陬落(村落,村莊)。 農曆正月的别稱:陬月。孟陬。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荒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偏僻荒遠的角落或地區。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詞義:指地理位置極為偏遠、人煙稀少的角落,常帶有荒涼、未開墾的意象。例如《吳都賦》中“其荒陬谲詭,則有龍穴内蒸”,即用“荒陬”描述偏遠之地的奇異景象。
- 結構:由“荒”(荒蕪)和“陬”(角落、山腳)組成,字面意為“荒涼的角落”。
二、引證與用法
- 古代文獻:
- 晉代左思《吳都賦》:“其荒陬谲詭,則有龍穴内蒸。”
- 唐代元稹《蠻子朝》:“僻在荒陬路尋壅。”
- 清代方苞《書<熊氏家傳>後》:“荒陬小邑必有數人焉。”
- 文學語境:多用于詩歌或古文,強調地域的閉塞與荒蕪,如柳宗元《夢歸賦》“夕予寐於荒陬兮”。
三、使用場景
- 古典描述:常見于曆史、地理類文本,或借喻未被文明觸及的邊遠地帶。
- 現代延伸:可用于文學創作中渲染孤寂、原始的環境氛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吳都賦》《蠻子朝》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荒陬的意思
荒陬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偏僻荒涼的地方。這個詞常用于形容鄉村或農村地區的偏遠、荒涼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荒陬的拆分部首是“艹”和“阝”,其中“艹”代表“草”的意思,而“阝”代表“邑”的意思。荒陬的筆畫數量為19畫。
來源
荒陬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荒”主要表示荒蕪、邊遠、荒涼的意思,“陬”則表示風險、偏僻、山區的意思。
繁體
荒陬的繁體字為「荒陬」,并沒有其他特殊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荒陬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用「荒陬」的形式來表示。
例句
1. 這片荒陬之地幾乎無人居住。
2. 在荒陬的山區裡,人們過着樸素而艱辛的生活。
組詞
荒山陬谷、陬蘭陬舉、荒涼陬僻、荒野陬村
近義詞
荒蕪、荒僻、偏遠、荒涼、荒無人煙
反義詞
繁華、繁忙、熱鬧、繁榮、富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