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經意的意思、經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經意的解釋

[mindful] 經心;注意

詳細解釋

(1).經書的意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辯騷》:“觀其骨鯁所樹,肌膚所附,雖取鎔經意,亦自鑄偉辭。”

(2).經心;注意。 唐 張祜 《題贈仲儀上人院》詩:“黃葉不經意,青山無事身。” 宋 蘇轼 《答王定國書》:“吾弟大節過人,而小事亦不經意。”《明史·文苑傳四·屠隆》:“詩文率不經意,一揮數紙。” 葉聖陶 《隔膜·母》:“弱小的菊科的花開出來使人全不經意,卻顫顫地、冷冷地鋪滿了庭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經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經書的意義
    這一釋義源于古代文獻,指對儒家經典内涵的理解或闡釋。例如南朝梁劉勰在《文心雕龍·辯騷》中提到“雖取鎔經意,亦自鑄偉辭”。現代使用中此義項較為少見,更多見于古文分析。

  2. 經心;留意
    現代常用含義,表示對某事的關注或用心。例如:

    • “他對這事不經意”(表示未加留意);
    • “日子總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強調無意識的疏忽)。

二、用法與辨析

三、權威來源建議

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文心雕龍》或現代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經意

《經意》是一個中文詞彙,含義為“經過思考和考慮後的行為或表達”。其拆分部首為“纟”和“言”,分别表示紡紗和言語的意思。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經意》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論語·衛靈公》:“適舊載,問之耳。”其中“問”即“經”,“之”即“意”,意味着經過思考後提問的意思。

在繁體中,經意的寫法是「經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經意的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其中,“纟”表示紡紗,用來表示紡織的工作;“留”表示思考的動作,用來表示思考、思念之意,合起來就表示經過思考的意思。

例句

1. 他在回答問題時,經意地選擇了恰當的言辭。

2. 經過深思熟慮,她經意地轉變了自己的決定。

組詞

1. 經驗:通過一段時間内的觀察和實踐所得到的知識。

2. 經曆:通過親身經曆和經驗所獲得的情感和閱曆。

近義詞

留心、細心、小心、用心

反義詞

隨便、莽撞、不在意、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