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骈的意思、拇骈的詳細解釋
拇骈的解釋
拇指旁并生一指。比喻多餘無用之物。語本《莊子·骈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 清 趙翼 《入都依外舅劉午岩先生館舍》詩:“憐公已是依人廡,我又依公似拇駢。”
詞語分解
- 拇的解釋 拇 ǔ 手、腳的大指:拇指。 劃拳(亦稱“猜拳”),酒令的一種:拇戰。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骈的解釋 骈 (駢) á 兩馬并駕一車:骈馳。 兩物并列,成雙的,對偶的:骈句。骈俪。骈文。骈體。骈枝。骈衍(并列相連)。 筆畫數:; 部首:馬;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拇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指大拇指旁多生出一指(即“骈拇”),屬于先天畸形現象。該詞出自《莊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 比喻義:引申為多餘無用的事物,強調非自然或非必要的存在。例如清代趙翼詩中“我又依公似拇骈”,即以“拇骈”自喻依附他人的多餘狀态。
2.詞源與結構
- 構詞:“拇”指手或腳的大指;“骈”意為并列、對偶,此處指多生出的指頭粘連并生。
- 關聯概念:常與“枝指”(手上多生一指)并提,兩者均出自《莊子》,共同表達“多餘”的哲學思想。
3.文學與哲學意義
- 莊子通過“拇骈”批判人為強加的規範(如仁義禮法),認為其違背自然本性,屬于“侈于德”(超出本性需求)的累贅。
- 後世文學中多用于自謙或諷刺,如清代趙翼詩句中的用法。
4.現代使用
-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古文解析或哲學讨論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比喻義。
如需進一步探讨《莊子》原文或具體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6)。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拇骈
拇骈是一個漢字詞,通常用來形容拇指的形态或位置。拇指是手部的第一根指頭,也是最重要的指頭之一。骈指是指手指相互臨近的狀況。所以,拇骈指的意思就是拇指與其他手指相鄰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編碼,拇骈的部首是手部偏旁,拼音是「扌」,康熙筆畫數為三畫。同時,它的音序是輔音+元音的形式,元音是「ü(ㄩ)」,聲調是第四聲。
來源和繁體
拇骈一詞最早出現于《康熙字典》,至今在現代漢語中仍然使用。在繁體字中,拇骈的寫法是「拇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拇骈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古漢字寫法是「拇鵬」。這個寫法中,鵬是鳥類的名字,因為鵬鳥擁有極大的翅膀,所以「鵬」字用來形容拇指的伸展。
例句
1. 他的拇骈指非常靈活,打字速度很快。
2. 這種手套可以保護你的拇骈指免受寒冷之苦。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拇骈指、拇骈關節、拇骈部位。
近義詞:拇指。
反義詞:小指、食指、中指、無名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