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運的意思、兌運的詳細解釋
兌運的解釋
明 代漕運方式之一。由官軍代運漕糧,百姓付予相應的路費和耗米。《明史·食貨志三》:“ 江南 民運糧諸倉,往返幾一年,誤農業。令民運至 淮安 瓜洲 ,兌與衛所,官軍運載至北,給與路費耗米,則軍民兩便。是為兌運。”
詞語分解
- 兌的解釋 兌 ì 交換:兌換(用一種貨币換另一種貨币)。兌現。彙兌(兩地通過信件或電報交換款項)。 液體從一個容器注入另一個容器,一種東西攙到另一種東西裡去:兌點熱水。 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直:“松柏斯兌”。
- 運的解釋 運 (運) ù 循序移動:運行。運動。運轉(刵 )。 搬送:運輸。運載。運營(交通工具的運行和營業)。運力。運銷。空運。海運。 使用:運用。運算。運筆。運籌(制定策略)。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說
網絡擴展解釋
“兌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現代常用)
發音為duì yùn,由“兌”(交換)和“運”(運氣)組成,表示運氣轉變、獲得好結果或機遇。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個人際遇變化,如“他近年兌運,事業順利”,也可用于祝福他人未來順利。
- 核心特點:強調運氣從普通/不佳向積極方向的轉變。
二、曆史術語(明代漕運制度)
指明代漕糧運輸方式,即百姓将糧食運至指定地點(如淮安、瓜洲),再由官軍接手運至北方,百姓支付相應路費與耗米。
- 背景:為解決江南民衆長途運糧耽誤農事的問題,實現“軍民兩便”(《明史·食貨志》記載)。
- 運作模式:民運與軍運分段協作,減少百姓負擔。
現代語境下多指運氣轉變,而曆史研究中特指明代運輸制度。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兌運(duì yùn)一詞指的是運氣充沛、財富充裕的意思。它的部首是兌,筆畫是8畫。兌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其古時候的寫法是像一個容器從上倒下傾斜的形狀,象征着財富的流動和聚集。在繁體字中,兌字的寫法保留了相同的形狀和意義。下面是一個例句:他們為了迎接新年來臨,希望家裡的兌運事業能夠蒸蒸日上。組詞方面,可以有兌現、兌換、兌付等。近義詞包括好運、祥瑞、財氣等,而與兌運相對的反義詞則是衰運、困頓等。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