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蘭的意思、叢蘭的詳細解釋
叢蘭的解釋
叢生的蘭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文子·上德》:“叢蘭欲脩,秋風敗之;人性6*欲平,嗜欲害之。” 南朝 梁 劉孝标 《辯命論》:“ 顔回 敗其叢蘭, 冉耕 歌其芣苢。” 唐 元稹 《别李三》詩:“階蓂附瑤砌,叢蘭偶芳藿。”
詞語分解
- 叢的解釋 叢 (叢) ó 聚集,許多事物湊在一起:叢生。叢聚。叢密。 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叢。草叢。叢刊。為叢驅雀(喻不善于團結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趕到敵人方面去)。叢祠。 姓。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死)。 古書上指“木蘭”。 古同“欄”,家畜圈(刵 )。 古同“斓”,斑斓。 姓。 筆畫數:; 部首:丷;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叢蘭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叢蘭”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字面含義
指叢生的蘭草。這裡的“叢”表示聚集、成簇生長,“蘭”即蘭草,是一種傳統文人喜愛的植物。
二、比喻意義
常被用來象征品德高尚的人。古人認為蘭草清雅高潔,與君子德行相通,因此通過“叢蘭”暗喻賢士或德行出衆的群體。例如:
- 《文子·上德》提到“叢蘭欲脩,秋風敗之”,以蘭草喻人性,強調外界誘惑對品德的侵蝕;
- 唐代元稹在《别李三》中寫道“階蓂附瑤砌,叢蘭偶芳藿”,借自然景物暗喻人物品格。
三、曆史人物相關
在特定語境下,“叢蘭”也指向明代官員叢蘭(1456-1523),字廷秀,官至南京工部尚書,谥贈太子少保。
四、文學與應用示例
- 古籍引用:南朝梁劉孝标《辯命論》以“顔回敗其叢蘭”喻賢者受挫;
- 詩詞意象:如“叢蘭偶芳藿”表現自然與人文的融合;
- 現代造句:用于描述高潔品質,如“那香瓷盒蓋繪有一叢蘭花,素雅沉靜”。
“叢蘭”兼具自然意象與人文象征,既可指實際植物,亦可喻人,且在曆史、文學中均有豐富應用。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或人物生平,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叢蘭(cóng lán)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拆分為“丬”和“蘭”兩個部首。
- 部首:丬(quán)的意思是“兩手并在胸前捧持”的動作,蘭(lán)的意思是“蘭花”的植物。
- 筆畫:丬部有2畫,蘭部有9畫。
《叢蘭》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在小說中,叢蘭為賈府中迎賓館的名字。它象征着高雅、清新和高貴,被視為一種美好的象征。
《叢蘭》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叢蘭」。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叢蘭的寫法可能會有些差異。在古代文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從蘭」或「苁蘭」等涉及到叢蘭的不同寫法。
以下是一個關于叢蘭的例句:賈府的迎賓館裡種滿了美麗的叢蘭花,散發着淡雅的清香。
關于叢蘭的組詞,可以有叢蘭風、叢蘭園、叢蘭堂等。這些詞語都與叢蘭有着相關的含義和象征。
近義詞方面,可以有花叢、芬芳、香氣等。這些詞語都與叢蘭的美麗和清香有關。
反義詞方面,可以有凋謝、枯萎、腐爛等。這些詞語表示植物不再活躍、流失美麗和清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