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梗人的意思、木梗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梗人的解釋

木偶人。 漢 劉向 《說苑·正谏》:“ 孟嘗君 将西入 秦 ……客曰:‘臣之來也,過於 淄水 上,見一土耦人方與木梗人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木梗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木偶人,即用木頭雕刻的人形物,常用于比喻缺乏自主意識或生命力的存在。拼音為mù gěng rén,注音為ㄇㄨˋ ㄍㄥˇ ㄖㄣˊ。

  2. 典故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說苑·正谏》中的故事:孟嘗君欲西入秦國時,門客以“淄水上土偶人與木梗人對話”為喻,暗示木梗人(木偶)易被水流沖走,暗指依附他人者的脆弱性。

  3. 延伸含義
    在文學中常象征被動、無生命力的狀态,例如郭沫若《屈原》中“土偶木梗”被用來批判缺乏德能的權貴。

  4. 相關詞彙

    • 木梗:單獨使用時,既可指木偶人,也可表示細短的木杆(如茅盾《子夜》中制火柴的木梗)。
    • 土耦人:與“木梗人”對舉,指泥土塑成的人偶。
  5. 現代用法
    現多用于文學或修辭中,強調人或事物的刻闆、僵化特質,例如:“他如木梗人般機械地執行指令”。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說苑·正谏》原文或相關漢語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梗人》的意思

《木梗人》是一個詞組,它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思維遲鈍、思考能力較差的狀态。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思維僵化、不靈活、缺乏創新等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木梗人》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木”和“人”。

以“木”部首為例,它是一個常見的部首,在漢字中表示與樹木有關的意思。

《木梗人》共有10個筆畫,其中“木”部分占據了4個筆畫,而“梗人”部分占據了6個筆畫。

詞源和繁體

《木梗人》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追溯,它可能是近年來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網絡語言。在日常口語和網絡上,人們往往使用這個詞來形容某人思維遲鈍的狀态。

由于《木梗人》這個詞是近年新興的網絡語言,因此沒有對應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木梗人》是近年流行的網絡語言,它并沒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例句

1. 他不願意嘗試新的方法,真是個木梗人。

2. 昨天開會他的提問總是跟不上,看來他真的是個木梗人。

3. 别問他了,他是個木梗人,肯定不會有新主意。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木讷、梗木、慎獨、人雲亦雲

近義詞:呆闆、遲鈍、愚笨

反義詞:機智、靈活、聰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