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後即用“露晞”指《詩·小雅·湛露》篇。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颯沓紈袖飛。” 清 尤侗 《瑤宮花史小傳》:“樹頭落葉舞天衣,蕭瑟風篁吟《露晞》。”
“露晞”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露晞”兼具文學典故與自然意象的雙重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露晞》這個詞是指早晨太陽出來照耀大地,露水從花草葉上蒸發的景象,也可用來形容清晨的美景。
《露晞》這個詞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是雨部,右邊的是日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7。
《露晞》這個詞最早始見于《周禮·地官·大宗伯》:“劉寔終死于露陽,中晨上涉于三軍,行必犯履。”可見,《露晞》的使用源自古代文獻。
在繁體字中,《露晞》的寫法是「露曦」。
在古代漢字中,露字的上半部是「日」,下半部是「雨」,表示清晨的露水。而晞字的上半部是雨,下半部是日,也表示早晨的太陽。漢字的構造使得《露晞》形象地描繪了早晨的美景。
1. 清晨的《露晞》灑在花瓣上,散發出陣陣芬芳。
2. 公園裡的草坪上,還殘留着《露晞》的甜美滋味。
1. 露水:清晨由于溫度變化而凝結在地面上的水滴。
2. 晨光:清晨的陽光。
3. 晞陽:早晨的太陽。
晨曦、黎明。
傍晚、黃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