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木掘地的意思、斷木掘地的詳細解釋
斷木掘地的解釋
上古時代,斷木為杵,掘地為臼。雖粗拙,亦適用。語出《易·繫辭下》。 宋 黃庭堅 《題王黃州墨迹後》詩:“掘地與斷木,智不如機舂。”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嘗觀 孔融 《肉刑論》雲:賢者所制,或踰聖人,水碓之巧,勝于斷木掘地。”
詞語分解
- 斷木的解釋 .截斷木材或樹木。 漢 揚雄 《法言·吾子》:“斷木為棋,梡革為鞠,亦皆有法焉。”.鋸斷之木;片段之木。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古人覩道上之遺簪,為之泣涕;匠者得溝中之斷木,飾以青黃。”.啄
- 地的解釋 地 ì 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
網絡擴展解釋
“斷木掘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上古時代人們斷木制成杵、掘地作為臼的原始勞作方式,形容工具雖簡陋卻實用。該詞出自《周易·系辭下》,原文記載了早期人類“斷木為杵,掘地為臼”的生活場景。
二、出處與引用
- 經典出處
源自《周易·系辭下》,描述先民通過斷木和掘地制作杵臼,用于谷物加工()。
- 後世引用
宋代黃庭堅在《題王黃州墨迹後》詩中提到:“掘地與斷木,智不如機春”,表達對原始勞作方式的感慨()。王應麟《困學紀聞·評詩》也以此詞讨論工具演變()。
三、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如)将其引申為“用強力手段解決問題”,但此用法較罕見,主流解釋仍以《周易》的原始含義為核心。
四、用法特點
- 語境:多用于曆史、文化類文本,強調古代勞動智慧或工具的演變。
- 語法:常作賓語或定語,如“斷木掘地的質樸智慧”()。
該成語以具體勞作場景反映上古社會生産力水平,是研究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重要詞彙。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易》及宋代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木掘地這個詞是指用斧頭或其他工具砍斷木材并挖掘地面的意思。它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分别是“木”和“土”,表示了砍木和挖土的行為。這個詞的筆畫數為10。
斷木掘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兩個基礎漢字組合而成的。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些差異。然而,斷木掘地這個詞的古字寫法并沒有獨立記錄或記載。因此,我們隻能知道它的現代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們用錘子斷木掘地,為建房子做準備。
一些相關的詞彙有:砍木、挖掘、伐木、刨土等。
而斷木掘地的近義詞可以是:砍伐土地、砍樹挖地等。
反義詞可以是:保留樹木、填土平坦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