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塵的意思、香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塵的解釋

(1).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語出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牀上,使所愛者踐之。” 唐 沉佺期 《洛陽道》詩:“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 宋 柳永 《柳初新》詞:“徧九陌、相将遊冶,驟香塵、寳鞍驕馬。”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襯殘紅芳逕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 明 唐寅 《題<夢草圖>為陸勳傑》詩:“池塘春漲碧溶溶,醉卧香塵淺草中。”

(2).佛教語。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一。《三藏法數·六塵》:“三,香塵,謂旃檀沉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香塵”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文學意象:芳香之塵

  1. 來源典故
    源自晉代王嘉《拾遺記》記載,石崇将沉香屑鋪于象牙床上,讓喜愛的女子踐踏,留下的香屑稱為“香塵”。這一典故被後世文人廣泛引用,成為詩詞中女性儀态或奢華場景的意象。
    例:柳永《柳初新》“驟香塵、寶鞍驕馬”;王實甫《西廂記》“步香塵底樣兒淺”。

  2. 文學表達
    多用于描繪女子行走時揚起的芬芳塵埃,或代指脂粉氣息。如曹雪芹《紅樓夢》中“畫梁春盡落香塵”,暗喻繁華消散。

二、佛教術語:六塵之一

  1. 概念定義
    在佛教中,香塵屬于“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一,指鼻根所感知的氣味,包括檀香、腐臭等一切氣味,能引發貪嗔等煩惱,故稱“六賊”。
    分類:好香(有益身心)、惡香(無益身心)、等香(氣味適中)。

  2. 修行意義
    佛教認為香塵會染污鼻根,修行者需超越對香臭的分别,保持清淨心。《三藏法數》明确将香塵與飲食、男女體香等世俗氣息并列。


補充說明:兩種含義分别對應世俗文學與宗教哲學,使用場景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如需進一步探讨詩詞意象或佛教義理,可參考《拾遺記》《俱舍論》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香塵的意思

香塵是一個詞,主要指香氣飄散之時所形成的微小顆粒,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優雅而持久的氣息或香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香塵的部首是⺧,拼音為xiāng,表示與香相關的意思。香塵的筆畫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香塵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如唐代杜牧的《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其中“卧看牽牛織女星”一句中,卧看即指在室内躺着看,床上篷的下方因有燈燃香煙,漸成一圈粉塵(煙沫),因此有了“香塵”的說法。隨後,這個詞彙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形容香氣中微小顆粒的常用詞語。

在繁體字中,香塵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香塵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似。下面是香塵在古代的寫法示例:

香塵(篆體字): 香塵的篆體字

香塵(隸書字): 香塵的隸書字

香塵(楷書字): 香塵的楷書字

例句

1. 夢回唐朝,仿佛能聞到香塵彌漫的花園氣息。

2. 在這個小巷裡,每當飄來陣陣花香,就能聞到淡淡的香塵。

3. 她洗發後的頭發中彌漫着淡淡的香塵,讓人陶醉。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香水、香氣、塵土

近義詞:香氣、芬芳、馨香

反義詞:臭氣、惡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