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梗人的意思、木梗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梗人的解释

木偶人。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孟尝君 将西入 秦 ……客曰:‘臣之来也,过於 淄水 上,见一土耦人方与木梗人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木梗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木偶人,即用木头雕刻的人形物,常用于比喻缺乏自主意识或生命力的存在。拼音为mù gěng rén,注音为ㄇㄨˋ ㄍㄥˇ ㄖㄣˊ。

  2. 典故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正谏》中的故事:孟尝君欲西入秦国时,门客以“淄水上土偶人与木梗人对话”为喻,暗示木梗人(木偶)易被水流冲走,暗指依附他人者的脆弱性。

  3. 延伸含义
    在文学中常象征被动、无生命力的状态,例如郭沫若《屈原》中“土偶木梗”被用来批判缺乏德能的权贵。

  4. 相关词汇

    • 木梗:单独使用时,既可指木偶人,也可表示细短的木杆(如茅盾《子夜》中制火柴的木梗)。
    • 土耦人:与“木梗人”对举,指泥土塑成的人偶。
  5. 现代用法
    现多用于文学或修辞中,强调人或事物的刻板、僵化特质,例如:“他如木梗人般机械地执行指令”。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说苑·正谏》原文或相关汉语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梗人》的意思

《木梗人》是一个词组,它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迟钝、思考能力较差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思维僵化、不灵活、缺乏创新等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梗人》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和“人”。

以“木”部首为例,它是一个常见的部首,在汉字中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思。

《木梗人》共有10个笔画,其中“木”部分占据了4个笔画,而“梗人”部分占据了6个笔画。

词源和繁体

《木梗人》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追溯,它可能是近年来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网络语言。在日常口语和网络上,人们往往使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人思维迟钝的状态。

由于《木梗人》这个词是近年新兴的网络语言,因此没有对应的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由于《木梗人》是近年流行的网络语言,它并没有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例句

1. 他不愿意尝试新的方法,真是个木梗人。

2. 昨天开会他的提问总是跟不上,看来他真的是个木梗人。

3. 别问他了,他是个木梗人,肯定不会有新主意。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木讷、梗木、慎独、人云亦云

近义词:呆板、迟钝、愚笨

反义词:机智、灵活、聪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