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不正當手段捉弄人。《西湖二集·馬神仙騎龍升天》:“衙門中錢不是好賺的,都是歪擺佈、沒天理趁來的,怎生明日得消受?”
“歪擺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指用不正當手段捉弄人,帶有貶義色彩,常用于描述通過非正當方式操控或戲弄他人的行為。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作品中,強調對他人的惡意操控或戲弄,例如:
該詞屬于非正式表達,需結合語境使用,避免在正式場合濫用。
歪擺布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行動、姿态或态度不穩定、不正常、敷衍了事的樣子。
《康熙字典》将“歪擺布”拆分為三個部首和16個筆畫。其中,第一個字“歪”是由“歹”和“危”組成;第二個字“擺”是由“扌”和“示”組成;第三個字“布”是由“巾”和“一”組成。
《歪擺布》一詞最早出現在清代小說《紅樓夢》中。原文是“歪擺衩兒”,意為行動虛浮、敷衍了事的表現。後來,人們逐漸将“衩”字省略,簡化為“歪擺布”。
繁體字中,“歪擺布”為「歪擺布」。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歪擺布的寫法可能會有些不同。具體的寫法可以因時代和書法家而異,變體的形式包括草書、隸書等風格。
他的行為舉止總是歪擺布,缺乏誠意。
歪頭歪腦、歪門邪道、歪國邪族
敷衍了事、懈怠、漫不經心
認真、負責、專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