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倫的意思、大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倫的解釋

[feudal order of importance or seniority in human relatioship] 倫常大道,指古代統治階級所規定 的關于君臣、父子關系的行為準則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論語·微子》

詳細解釋

(1).指封建社會的基本倫6*理道德。《論語·微子》:“欲絜其身,而亂大倫。”《孟子·公孫丑下》:“内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史記·儒林列傳》:“婚姻者,居室之大倫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菱角》:“此處太平,幸可無虞。然兒長矣,雖在羈旅,大倫不可廢。”參見“ 五倫 ”。

(2).猶大端。大原則。《禮記·學記》:“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蔔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大倫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大倫”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封建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尤其在君臣、父子關系中被反複強調。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大倫”指古代統治階級規定的核心倫理準則,尤其強調君臣、父子之間的行為規範。其中“倫”字本義為“輩、類”,引申為人際關系的秩序(如《說文解字》對“倫”的解釋)。

二、經典出處

  1. 《論語·微子》:孔子提出“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強調個體行為不可違背基本倫理。
  2. 《孟子·公孫丑下》:“内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将家庭與社會倫理并列為維系社會秩序的核心。

三、具體内涵

四、曆史演變

漢代《史記·儒林列傳》将“婚姻”納入大倫範疇,明清文獻(如《聊齋志異》)則進一步擴展至更廣泛的社會規範。這一概念從最初的政治倫理逐漸發展為涵蓋家庭、婚姻等多維度的道德體系。


注:如需了解“倫”字的詳細字源解析,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倫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它的部首分别是大和倫,其中大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大的意思;而倫則是指倫理、道德的意思。大倫的意思是指大規模的、普遍適用的倫理、道德原則或法則。 大倫的筆畫分别是大字的三畫和倫字的六畫。大的字形簡單直接,倫的字形則稍微有些複雜。 大倫一詞的來源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測它可能是受到了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古代,倫理與道德觀念在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響着人們的行為和價值觀。 在繁體字中,大倫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并且由于繁體字的字形更為複雜,它們的書寫需要更多的筆畫。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狀和書寫規範與今天稍有不同。然而,對于大倫這個詞來說,它的基本含義和用法在古代與現代是相似的。 以下是一個關于大倫的例句:“倫理道德是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石,我們應該秉持大倫原則來行事。” 一些與大倫相關的詞彙包括:倫理學、倫理道德、倫常、倫理觀、倫理規範等。這些詞都圍繞着道德和倫理原則展開,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大倫的概念。 與大倫相對的是一些反義詞,如不道德、違反倫理、無倫無義等。這些詞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大倫原則的重要性和價值。 總結起來,大倫是一個有關倫理、道德的概念,它對于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都有着重要的影響。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大倫的核心價值和原則都是不變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