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與麥。亦泛指米麥之類的糧食。《書·費誓》“峙乃糗糧” 唐 孔穎達 疏:“《説文》雲:糗,熬米麥也。 鄭玄 雲:糗,擣熬穀也。謂熬米麥使熟,又擣之以為粉也。”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還鄉》套曲:“春採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 唐玄宗 自 姚崇 、 宋璟 為相,米麥不過三四錢,千裡不饋行糧。”
“米麥”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米麥”指稻米和小麥的統稱,也泛指糧食作物。漢字“米”在《漢典》中明确解釋為去殼的谷物籽粒,而“麥”則代表小麥類作物,二者組合後成為糧食的代稱。
二、擴展含義
豐收象征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米麥”可作形容詞性成語,通過稻麥雙收的意象,引申形容農作物豐收或事業、生活的順利。
曆史文獻用例
元代睢景臣《哨遍·高祖還鄉》中“零支了米麥無重數”,以及唐代《書·費誓》注疏中“熬米麥”的記載,均體現其作為基礎糧食的古代使用場景。
三、使用注意
建議: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日常使用多取“糧食”本義,文學語境可能涉及引申義。可通過等來源進一步查閱古籍例證。
《米麥》是指稻谷和小麥,是兩種重要的糧食作物。
《米麥》這個詞的部首是“米”。它的筆畫數分别為6畫和11畫。
《米麥》的來源較為簡單,即指代米和麥這兩種糧食作物的名稱。
《米麥》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區别。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寫法有所不同。但是《米麥》這個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1. 這個地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是米麥。
2. 農民每年都會收割大量的米麥。
組詞方面,可以使用米或麥作為前綴或後綴,形成具有相關意義的詞彙。例如:大米、粳米、小麥、麸麥等。
米麥的近義詞有:谷物、糧食。
米麥的反義詞分别是:蔬菜、水果等非糧食作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