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笏的意思、木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笏的解释

木制手板。 唐 制,六品以下官所持之笏。后世因之。《元史·礼乐志五》:“乐服: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鞾。”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木笏”是古代官员使用的礼仪器物,其含义和背景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木笏是一种木制手板,主要用于唐代及后世官员的礼仪场合。根据唐制,六品及以下官员持木笏,而更高品级官员可能使用玉、象牙等其他材质笏板。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 身份象征:木笏是官员职权和地位的标志,上朝或重要场合需手持笏板记录事宜或表示恭敬。
    • 典制依据:唐代明确规定了不同品级官员的笏板材质,木笏为低级官员专属(、3、8均提到此制度),后世如宋、元等朝代沿袭这一传统,如《元史·礼乐志》记载乐官服饰配木笏。
  3. 典籍记载

    •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笏》(宋代高承著)记载了笏的演变,佐证木笏的礼制渊源。
    • 《元史》中描述乐正副使的服饰包含“木笏”,说明其礼仪功能延续至元代。
  4. 延伸含义
    成语中“木笏”可代指官职或权力,用于形容身居要职或权责繁重之人。例如诗句“青衫木笏尚初官”即体现这一象征意义。

  5. 材质与演变
    笏板材质因朝代和官阶差异而不同,木笏因成本较低,成为中下级官员的标配,与玉笏、象笏形成等级区分。

木笏不仅是古代官僚体系中的礼仪工具,更承载了等级制度和文化象征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笏板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形制,可参考《事物纪原》或《元史》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木笏》的意思

《木笏》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用木材制作的方形印玺”。它是古代官员御用的印章,用于盖章以表示身份和权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木笏》的部首是“木”,表示与木材相关。它的拆分笔画数为9画,由笔画最多的“龍”和“筆”组成。

来源

《木笏》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中,是古代官员品级的象征之一。木材经过雕刻制作成方形的印玺,作为官员仪仗的一环,以显示其地位和权限。

繁体

《木笏》的繁体形式为「木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木笏》在古代的写法是「木皇文」。

例句

1. 宋高宗赐给宰相一枚《木笏》,以表彰他的政绩。

2. 这枚珍贵的《木笏》是一位古代文臣的身份象征。

组词

1. 木印

2. 木刻

3. 木质

近义词

1. 方印

2. 朱笏

反义词

1. 石笏

2. 金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