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摸搨的意思、摸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摸搨的解釋

亦作“ 摸拓 ”。拓印碑刻金石。 宋 周密 《志雅堂雜鈔·圖畫碑帖》:“於 鹹淳 間,嘗命善工翻刻《淳化閣帖》十卷、《絳帖》二十卷,皆逼真。仍用北紙佳墨摸搨,幾與真本并行。”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武億》:“遊歷所至,如 嵩山 、 泰岱 ,遇有石刻,捫苔剔鮮,盡心摸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摸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mō tà,主要用于描述傳統碑刻金石的拓印工藝。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摸搨”亦作“摸拓”,指通過特定的技術将碑刻、金石等文物上的文字或圖案拓印到紙張或其他載體上,以保存或複刻其内容。

  2. 曆史引證與文獻記載

    • 宋代周密在《志雅堂雜鈔·圖畫碑帖》中提到,鹹淳年間曾用優質紙張和墨進行摸搨,複刻的《淳化閣帖》與真本幾乎無異。
    • 清代江藩《漢學師承記·武億》記載,武億遊曆時對嵩山、泰岱的石刻進行細緻清理和拓印,體現了摸搨的實踐過程。
  3. 綜合釋義
    該詞強調對古代碑刻的複制技藝,需通過“捫苔剔鮮”(清理表面)等步驟,再用紙墨拓印,屬于傳統金石學的重要技術。

  4. 應用與關聯
    摸搨常用于古籍保護、書法研究等領域,與“拓本”“碑帖”等概念密切相關,是傳承文化遺産的重要手段。

總結來看,“摸搨”不僅指技術動作,更承載了曆史文獻保存的文化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志雅堂雜鈔》等文獻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摸搨

摸搨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手部和木部,總計五個筆畫。這個詞語來源于古時候的漢字,是由當時的人們根據事物特征所創造出來的。

在繁體字中,摸搨的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采用繁複的結構和筆畫,與現代簡化字相比有很大的區别。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為了方便書寫和識别,漢字逐漸演變為現代的簡化字形式。

以下是摸搨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不停地摸搨着鑰匙,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把。

2. 孩子們興奮地摸搨着沙子,享受着沙灘的樂趣。

組詞:摸索、摸魚、搨硬币。

近義詞:摸索、探索、試探。

反義詞:找到、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