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竊食俸祿的蛀蟲。喻指貪求官位俸祿的人。《紅樓夢》第十九回:“凡讀書上進的人,你就起個外號兒,叫人家‘祿蠹’。”《紅樓夢》第一一五回:“ 寳玉 道:‘他説了半天并沒個明心見性之談,不過説些什麼“文章經濟”,又説什麼“為忠為孝”。這樣人可不是個“祿蠹”麼?’” 蔡元培 《在國語傳習所的演說》:“他反對祿蠹,提倡純粹美感的文學。”《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你是雅人高士,我也不是官迷祿蠹。”
“祿蠹”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來形容那些貪圖官位俸祿、不務正業的官吏。以下是詳細解釋:
“祿蠹”由“祿”(官員的俸祿)和“蠹”(蛀蟲)組成,字面意為“侵蝕俸祿的蛀蟲”,比喻那些隻追求官位金錢、忽視職責的官僚。
該詞反映了對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至今仍用于警示公職人員應廉潔奉公,避免淪為“蛀蟲”。
更多信息可查看《紅樓夢》原文及《漢典》等權威辭書。
祿蠹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貪圖官員俸祿、鐘情于財物的敗壞之人。
祿蠹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禾”和“蟲”兩個部首,其中“禾”是指禾本科植物,而“蟲”則表示昆蟲類。它的總筆畫數為19畫。
祿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書·紀傳》中的記載:“祿蠹之臣,未嘗於財貨上破産也。”祿蠹在繁體字中是「祿蠹」。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祿蠹通常寫作「祿蠹」。其中的「祿」字由「示」和「鹿」兩個部分組成,而「蠹」字則由「蟲」和「賣」組成。
1. 這個官員一心隻圖財富,完全是個祿蠹。
2. 那位儒雅的學者受賄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唾棄,成了名副其實的祿蠹。
祿蠹這個詞的相關詞語有:祿利(貪圖財物)、蠹國(指朝廷敗壞)、蠹才(有才華但貪財之輩)等。
祿蠹的近義詞包括:貪財好利、貪墨、饑富、貪官污吏等。而祿蠹的反義詞則有:廉潔清廉、負責任、公正廉潔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