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慰教誨。《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慰誨勤勤,有踰骨肉。” 呂向 注:“慰誨,謂慰勞誨教也。”《三國志·魏志·文昭甄皇後傳》“ 文帝 納後于 鄴 ,有寵,生 明帝 及 東鄉公主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後宮有寵者勸勉之,其無寵者慰誨之。”
“慰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wèi huì,其核心含義為“安慰教誨”。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該詞:
字面構成
由“慰”(安慰、撫慰)和“誨”(教誨、勸誡)組合而成,體現情感撫慰與理性指導的雙重含義。
權威定義
多部詞典(如漢典、查字典)明确解釋為“安慰教誨”,常見于正式或文學語境。
情感支持
用于安慰遭遇困境或情緒低落的人,例如朋友失意時給予慰誨,既安撫情緒又提供建議。
教導場景
在教育或職場中,師長或前輩可通過慰誨的方式,既緩解壓力又傳遞經驗,如“以慰誨化解學生焦慮”。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已有使用:
如今多用于書面表達,常見于正式演講、文學創作或心理咨詢場景,強調情感與理性的結合。例如:“老師以溫言慰誨,助學生重拾信心。”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代典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文選》《三國志》等文獻原文。
《慰誨》是一個漢字詞語,讀音為"wèi huì"。慰誨是指安慰和勸誡,給予忠告和鼓勵。這個詞語在中國語言中常常用來描述向人們傳達欣慰和安慰的情感。
《慰誨》的拆分部首是心字旁(忄),左邊的是慰字,右邊的是誨字。慰的筆畫數是11畫,誨的筆畫數是12畫。
《慰誨》是由兩個古代漢字組合而成的。慰一字出自《左傳·僖公十一年》:“蔔井麻慰爾經。”誨一字出自《莊子·齊物論》:“則念焉誨者,固先王之道也。”在繁體字中,慰誨的寫法是「慰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慰誨的古代寫法分别為「慰訿」和「誨訪」。在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碑文中,也可以看到慰誨的古代寫法為「慰訿」。
1. 他在困難時給予我慰誨和鼓勵,幫助我渡過了難關。
2. 老師的慰誨讓學生們感到寬慰和鼓舞。
組詞:慰問、慰藉、慰安、慰勞。
近義詞:安慰、勸慰、撫慰。
反義詞:責備、指責、抨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