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舟之誓的意思、柏舟之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舟之誓的解釋

指婦女喪夫後守節不嫁。亦作“柏舟之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柏舟之誓”是中國古代文學中具有特殊寓意的典故,源自《詩經·鄘風·柏舟》。該詩以“泛彼柏舟”起興,描寫女子對婚姻自主的堅守,後引申為對忠貞不渝情感的誓言。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層:

  1. 字面釋義與意象象征

    “柏舟”指柏木制成的舟,柏木質地堅硬,象征堅貞;“誓”即誓言。字面可理解為“以柏木之舟承載的誓言”,比喻情感如柏木般不可動搖。《詩經》中“之死矢靡它”一句(意為“至死無他心”),直接點明了誓言的決絕性。

  2. 文化語境與倫理内涵

    該詩誕生于周代禮教背景下,主人公反抗父母之命、捍衛自主婚姻的行為,被後世儒家學者賦予“守節”的倫理價值。如《毛詩序》評價此詩“共姜自誓也”,強調女性對婚約的忠誠。漢代學者鄭玄進一步注疏,将其與“貞女不二嫁”的禮法關聯,成為封建社會表彰婦德的經典案例。

  3. 現代語義擴展

    當代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指婦女喪夫後守節不嫁”,但實際運用中已超越性别限制,可泛喻任何堅定不移的承諾。例如學術研究中,學者引用“柏舟之誓”形容科研工作者對真理的執着追求。

權威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柏舟之誓”是一個源自《詩經》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婦女在喪夫後堅守節操、誓不改嫁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結構

四、示例與延伸

五、近義詞拓展

總結來看,這一成語承載了古代倫理觀念,需結合曆史背景理解其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詩經》原文及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晻薆班品并駕齊驅脖兒梗撥棄操舟柴雞潺潺竄越大忌倒好打鐵趁熱打團典程禘祫旛旗豐功盛烈風謠改易拐子馬龜闆诃排紅蛋荒越觳抵輝彩會厭禍亂滔天甲舘寖成開雲見天克笃悃愚藍采和濛籠妙音迷路民室僑裝耆叟阙誤三素山中無好漢,猢狲稱霸王蛇變椉驵設坐石苋守古說古道今送嫁恬養推寄退香吞縱翫境卧榻之側無間冬夏笑诮下死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