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書的意思、複書的詳細解釋
複書的解釋
1.答複來信;亦指回複的信。
詞語分解
- 複的解釋 複 (①複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複。往複。 回答,回報:複命。複信。複仇。 還原,使如前:複舊。複婚。複職。光複。複辟。 再,重來:複習。複診。複審。複現。複議。 許多的,不是單一的:重(巒 )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複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義
- 原始含義
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指勤奮學習的行為,如抄寫、翻閱書籍以增進知識。
- 演變含義
後逐漸衍生為“答複來信”或“回信”,成為古代書信往來的常用詞。例如《孔叢子·雜訓》中記載子思與門人通過書信交流,提到“複書”即指回信。
二、詳細解釋
- 作為動詞:指回複他人來信的動作,如《續資治通鑒》中宋仁宗命人“複書”回應外交事務。
- 作為名詞:指回複的信件本身,如《雜訓》中“遂為複書”即指寫成回信。
三、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回信、答函(同“覆書”)。
- 反義詞:去信、發函。
- 注意:現代漢語中“複書”使用較少,多被“回信”替代,但在古籍或正式文體中仍可見。
四、例句參考
- 宋代外交文書:“诏以右正言富弼為回謝國信使……複書曰……”(《續資治通鑒》)。
- 遼代蕭觀音曾于詩作後附“複書”七言絕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孔叢子》《續資治通鑒》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複書
《複書》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複”是複古的“複”,表示重複、再次,具有重新、再次的意思;“書”則是書寫、文字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重新書寫或再次書寫。
拆分部首和筆畫
《複書》的部首是“複”,它屬于八筆畫的部首,也是自己獨立存在的漢字。在《複書》中,“複”占據了整個字形,沒有其他部首組成。
來源
《複書》的來源很多,可能是出自某個人名、書名或者是某個事件的名字。具體的來源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
繁體
《複書》的繁體字為「覆書」,字形變化較多,包含了更多的筆畫和複雜的字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每個字的形狀可能存在差異。由于《複書》在此沒有具體特指,因此無法準确描述古時候《複書》的寫法。
例句
1. 他一字不差地複書了整本抄錄的經書。
2. 為了将這個故事傳承下去,我們必須認真地複書。
組詞
1. 複印: 指将一份文件或書籍制作多份副本。
2. 翻書: 指将書頁從一頁翻至另一頁。
3. 抄寫: 指将他人的文字内容寫在紙上。
近義詞
1. 再版: 指對已出版的書籍進行修訂或重新印刷。
2. 重新編寫: 指對已有的文字進行重新書寫或改動。
反義詞
1. 銷毀: 指将書籍或文件完全摧毀,不再保留。
2. 撤銷: 指取消或廢除已經書寫、印刷的文件或合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