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彌陀 ”。
“彌陁”是佛教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一、基礎解釋 “彌陁”是阿彌陀佛的簡稱,指佛教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在漢傳佛教中,常以“阿彌陀佛”或“彌陀”稱呼,與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并稱“橫三世佛”。
二、詞源與釋義
三、補充說明
若需了解佛教相關教義或修行方法,可參考更權威的宗教典籍或咨詢專業佛教學者。
彌陁是一個漢字,由“弓”、“士”、“匕”三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1個筆畫。
彌陁的本義是指一種古代的木工工具,用于修剪和刮平木材。後來,這個詞也用來形容人工精細、工藝精湛。
在繁體字中,彌陁的寫法為「彌陁」。
在古代,彌陁的寫法是「弖陁」。字符「弖」是表示弓形的象形,表示工具的頭部彎曲;字符「陁」是表示土地的象形,表示工具的尖端刺入土地。
1. 這個匠人的手藝真是彌陁,制作的木器十分精美。
2. 他修理車子的技術十分彌陁,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
1. 彌陁匠:指精湛的木工師傅。
2. 彌陁技藝:指工藝精湛、準确細緻的技能。
3. 彌陁木器:指用精細工藝制作的木制器具或藝術品。
1. 巧奪天工
2. 制作精良
3. 花工巧匠
1. 粗制濫造
2. 草率從事
3. 粗糙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