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佚的意思、安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佚的解釋

安樂舒適。《孟子·盡心下》:“ 孟子 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事行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 顔師古 注:“佚,樂也。” 唐 韓愈 《上張仆射第二書》:“馬之與人,情性殊異。至于筋骸之相束,血氣之相持,安佚則適,勞頓則疲者,同也。”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四體之即安佚,人之情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佚(也寫作“安逸”)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生活安定舒適、閑適無憂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與現代書面語。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安定閑適

    指生活平穩、無勞苦憂患。《漢語大詞典》釋為“安樂舒適”,強調身心處于無紛擾的放松狀态。

    *例:《孟子·盡心下》“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肢體追求安逸是人的本性。

  2. 無勞苦之累

    側重免除體力或精神上的辛勞。《辭源》注“佚”通“逸”,意為“安閑,休憩”。

    *例:《漢書·司馬相如傳》“居位安佚,名聲施乎無窮”——身居高位而安閑,美名傳揚不息。


二、深層解析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索引:第3卷,第1167頁

  2.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詞條:“安佚”釋為“安樂舒適”

  3.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用例解析與古籍溯源


四、現代應用提示

當代使用“安佚”時需注意: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線上詞典網頁,以上釋義依據權威紙質辭書《漢語大詞典》《辭源》等編纂,符合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安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安佚”由“安”和“佚”組合而成:


2.出處與經典引用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延伸


5.文化内涵

儒家經典中,“安佚”被辯證看待:雖是人性所求,但君子需節制欲望,以“命”約束本性。這反映了傳統文化對適度追求的倡導。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或文獻原文,可參考《孟子》《漢書》及宋代詩詞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白蟻争穴北帝标領承續吹燈麤才德便低八度犯由附臭怪谲龜鶴遐壽還蚨好相豢畜绛绡頭踖蹐警擾寄興具陳爵邑拘瘿儈父嫏嬛洞立身魅鄉杪曶滅種南湖鬧垓垓甯王蟠結偏褊前旌青錫勤難七死七生氣象一新跂行喙息融洩軟靠山岑睒眒少胥慴愯侍者順流而下朔雁術數松口土瓷外傷晚榮唯鄰是蔔文蛇五殘惡殺勿勿勿遐疆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