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搗衣石之美稱。 漢 班婕妤 《搗素賦》:“於是投香杵,扣玟砧,擇鸞聲,争鳳音。”
“玟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與拼音
拼音為mín zhēn,指搗衣石的美稱,常用于詩文描寫女性勞作場景。例如漢代班婕妤的《搗素賦》中寫道:“投香杵,扣玟砧”,描述女子用香杵在美石制成的砧上搗衣的情景。
字義分解
文學與文化意象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既體現古代女性勞作的日常場景,也暗含對女性品德與才情的贊美。例如《搗素賦》通過“玟砧”意象,将搗衣行為與“鸾聲”“鳳音”關聯,賦予勞作以詩意美感。
特殊用法争議
個别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才情賢淑的女子”,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辭典,可能是現代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玟砧”本義為搗衣石的美稱,源于漢代文學作品,兼具實用與審美意涵。如需引用比喻義,建議注明語境來源。
玟砧(wén zhēn)這個詞的意思指的是古代一種用玉石或金屬制成的挂在車前的裝飾物,一般是用來引導車輛行駛方向或是作為裝飾使用的。
玟(wén)的部首是玉,總計由5畫組成。砧(zhēn)的部首是石,總計由9畫組成。
《玟砧》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兒女英雄傳》。在小說中,玟砧是女主人公虞美人的名字。後來人們就用“玟砧”一詞來指代虞美人這個著名的美女。
玟砧的繁體寫法為「玟砧」。
在古代,玟砧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整體上仍以「玟砧」這個寫法為主。
1. 蘇州園林中,風情萬種的美景,如同玟砧般吸引着遊客。
2. 她的美麗宛如玟砧,令人心馳神往。
玟砧的相關詞語或組詞有:玟珀(wén pò)、玟玉(wén yù)、玟瑰(wén guī)等。
玟砧的近義詞包括:美麗、婀娜、絕色、秀麗等。
玟砧的反義詞包括:普通、平凡、丑陋、尋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