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非古國。約公元7世紀桑海人所建。1009年遷都加奧,又稱加奧王國。接受伊6*斯6*蘭教。14世紀初被馬裡王國征服,不久又獨立。15世紀下半期桑尼·阿裡統治時,大力對外擴張,先後占領重鎮廷巴克圖和傑内,形成疆域廣闊的大國。1493-1528年**·杜爾在位時國勢最盛,建立中央集權制。1591年滅亡。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桑海王國漢語 快速查詢。
“桑海王國”這一詞彙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桑海王國是西非曆史上的重要帝國,其核心信息如下:
起源與發展
公元7世紀由桑海人在尼日爾河流域建立,早期都城位于庫吉亞,11世紀遷至加奧。曾長期臣屬于加納帝國和馬裡帝國,15世紀後期桑尼·阿裡通過軍事擴張獨立建國。
鼎盛時期
15-16世紀達到全盛,疆域西抵大西洋,東至豪薩地區,北接摩洛哥南部。穆罕默德·杜爾統治時期(1493-1528年)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鼓勵商業發展,廷巴克圖成為西非學術與貿易中心。
衰落與滅亡
1590年遭摩洛哥軍隊入侵,帝國瓦解。其存在标志着西非原住民政權的最後輝煌。
在中文語境中,“桑海王國”偶被用作成語,比喻規模龐大、無邊無際的事物或組織。其中“桑海”取自茂密桑林的意象,象征數量極多;“王國”則隱喻權力結構。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比喻,非主流含義。
建議:若涉及學術或曆史讨論,應優先采用西非古國的釋義;文學場景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屬于比喻用法。
桑海王國是一個詞彙組合,由三個漢字組成:桑、海、王國。這個詞彙指代一個幻想中的國家或王國。
桑字的部首是木,有8劃。海字的部首是水,有9劃。王字的部首是玉,有4劃。其中,桑字和王字都是常見的字,海字則是一個意義廣泛的字。
桑海王國這個詞彙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曆史淵源可考。它可能是一部小說、電影、遊戲或其他媒體作品中的創造性詞彙,用來描述一個想象中的國家。
桑海王國的繁體字是桑海王國。在繁體字中,王國字的“國”字部分被替換成“國”。
由于桑海王國是一個虛構的詞彙,沒有具體意義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并沒有記載桑海王國這個詞彙。
1. 在《桑海王國》這個電影中,主人公穿越到一個神奇的幻想國度。
2. 這個故事發生在桑海王國的鄉村,講述了一個勇士的冒險故事。
桑海王國并不常見,因此無法找到真正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