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梅園新村的意思、梅園新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梅園新村的解釋

在 江蘇省 南京市 。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中國共6*6*黨代表團(團長 周6*6*來 )駐 南京 的辦公地址。1956年辟為革命紀念館。 郭沫若 《南京印象》四:“ 梅園新村 的名字很好聽,大有詩的意味。” 白桦 《周總理您在億萬人民心中永生》詩:“風雨交加的 梅園新村 ,翠柏更蒼勁。”亦省稱“ 梅園村 ”。 魏傳統 《周總理的憤怒》詩:“滿腔憤怒化火炬,火炬照亮 南京 城,萬衆懷念解放區,一心堅守 梅園村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梅園新村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梅園新村是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指向的專有名詞組合,其核心釋義需結合構詞法與曆史文化語境解讀:

  1. 詞素解析

    從構詞結構看,“梅園”由“梅”(薔薇科落葉喬木,象征高潔)與“園”(種植花木的場所)組成,特指種植梅花的園林景觀;“新村”則指新建的居民聚居區,含現代社區建設意涵。二者組合形成偏正短語,字面可解作“以梅樹為特色的新建居住區”。

  2. 曆史專名特指

    該詞在當代漢語中最具權威性的指代是南京市玄武區“梅園新村紀念館”所在地。此處為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中國共産黨代表團駐地,周恩來、董必武等領導人曾在此開展革命工作。該建築群于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源: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3. 文化語義延伸

    “梅園新村”在文學作品中常作為革命精神載體,例如《周恩來在梅園新村》等紀實文學(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紅色經典叢書》)。其語義已從單純地理名稱擴展為承載紅色記憶的文化符號,與“紅岩”“西柏坡”等形成中國革命史系列意象群。

  4. 現代城市應用

    部分城市将新建住宅區命名為“梅園新村”,既延續傳統園林命名邏輯,又通過革命曆史地标借喻傳遞社區文化定位,如上海、杭州等地均有同名住宅區(來源:民政部《全國地名标準化公告》)。

網絡擴展解釋

“梅園新村”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曆史地點(核心含義)

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長江路東端的梅園新村街道,是中國共産黨代表團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在南京的辦公舊址。主要包含:

  1. 中共代表團辦事處舊址:周恩來率團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核心場所。
  2. 紀念館設施:1956年辟為革命紀念館,現由國共南京談判史料陳列館、周恩來銅像、周恩來圖書館等組成,屬于國家級近現代曆史遺迹。

二、文學意象

部分文學作品中(如郭沫若《南京印象》、白桦詩句),其名稱被賦予詩意化解讀,形容“如梅花園般美麗而富有生機”。但此用法非主流,需結合語境理解。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開放信息或參觀細節,可查閱漢典網或南京市相關文旅平台。

别人正在浏覽...

擺說幫護薄唇輕言拔足不一噆嘬車湊出決導洩釘帽地心說都保多瑙河稾芼高爽搿合公格詭飾過頭拄杖合聚恨五駡六喉襟換代黃楝樹環琨郊祁刊字匠作珂佩渴睡蠟光光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列缺隸事龍跳虎卧憫惜慕企派式盤阊盤蹙朋煽噴火器千佛土清惠輕視傲物取保擅幹石火電光食利熟路輕轍說風說水天盤佻險吞鳥托附豱公無疆之休勿謂言之不預也香霭相步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