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國家疆域的南北界限。《新唐書·天文志一》:“ 一行 以為天下山河之象,存乎兩戒……故《星傳》謂北戒為 胡 門,南戒為 越 門。”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七:“踏徧 中華 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 陳世宜 《遊雙清别墅即事一首索中壘和》:“行行心跡雙清地,莽莽河山兩戒思。”
(2).借指兩戒之内的全境。 清 曾國藩 《母弟溫甫哀詞》:“豈謂一蹶,震驚兩戒。”
(3).謂分成不相統屬的兩部分。 嚴複 《原強》:“而南北雖屬一君,彼是居然兩戒。”
“兩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解釋和出處可綜合多個文獻來源得出:
《兩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避免二者,即不要觸犯這兩種禁忌。這個成語常用于勸戒、告誡他人避免犯錯。
《兩戒》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兩”和“戒”。其中,“兩”的部首是“一”,“戒”的部首是“戈”,“兩”的筆畫數為一劃,“戒”的筆畫數為五劃。
《兩戒》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任安傳》,其中載有一句話:“天子喪事,民為閏,不可終也。王後如之,非禮也。”這句話中的“不可終也”和“非禮也”即為《兩戒》的意思。
古代漢字的繁體寫法中,“兩”字的繁體為“兩”,“戒”字的繁體為“戒”。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些不同。以《兩戒》中的漢字為例,古代對“兩”的寫法為“両”,而對“戒”的寫法為“戒”。
1. 《兩戒》為人:勸戒他人注意遵守規章制度。
2.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人在做事時要牢記《兩戒》,以免犯錯而後悔莫及。
組詞:戒規、忠戒、戒律。
近義詞:雙戒、二禁。
反義詞:寬容、放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