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前服蜜,死後以蜜浸泡,埋葬期久而形成的木乃伊。 明 陶宗儀 《辍耕錄·木乃伊》:“ 回回 田地,有年七十八歲老人,自願捨身濟衆者,絶不飲食,惟澡身啖蜜,經月,便溺皆蜜。既死,國人殮以石棺,仍滿用蜜浸,鐫志歲月于棺蓋瘞之。俟百年啟封,則蜜劑也。凡人損折肢體,食匕許,立愈。雖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蜜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具體來源區分:
一、曆史/民俗術語解釋 指古代一種特殊工藝制作的木乃伊。據明代陶宗儀《辍耕錄》記載:
二、現代比喻義解釋 現代漢語中作為成語使用時:
使用建議:
兩種解釋的權威來源差異較大,建議根據使用場景選擇對應釋義。
《蜜人》這個詞可以理解為“甜蜜的人”或者“親密的人”,形容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十分親密、甜蜜。
《蜜人》這個詞的部首是“蟲”,拆分成蟲+亻+人,共有9個筆畫。
《蜜人》一詞最早出現在民間流傳的諺語中,用來形容情侶、夫妻或者親密的朋友。
《蜜人》的繁體字為「蜜人」。
在古代漢字中,寫作「蜜人」的形式和現在相同,沒有變化。
1. 他們是真正的蜜人,從小學就開始在一起了。
2. 我和她是蜜人,我們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蜜語、蜜液、蜜糖、蜜月。
親密的人、戀人、心腹、知己。
敵人、陌生人、路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