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鳴玉的意思、鳴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鳴玉的解釋

(1).古人在腰間佩帶玉飾,行走時使之相擊發聲。《國語·楚語下》:“ 王孫圉 聘於 晉 , 定公 饗之。 趙簡子 鳴玉以相。” 韋昭 注:“鳴玉,鳴其佩玉以相禮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天子垂珠以聽,諸侯鳴玉以朝。” 宋 黃庭堅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一宮》之三:“紫府侍臣鳴玉,霜臺禦史生風。”

(2).佩玉。 漢 賈誼 《新書·容經》:“古者聖居有法則,動有文章,位執戒輔,鳴玉以行。鳴玉者,佩玉也。”《文選·潘嶽<西征賦>》:“飛翠緌,施鳴玉,以出入禁門者衆矣。” 李善 注:“《禮記》曰:‘君子行則鳴佩玉。’” 宋 司馬光 《緻政王侍郎挽歌》之二:“清朝解鳴玉,舊裡挂安車。”

(3).比喻出仕在朝。 唐 杜甫 《牽牛織女》詩:“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仇兆鳌 注:“《嵇康傳》:鳴玉殿省。” 宋 楊億 《受诏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撫己慚鳴玉,歸田憶荷鋤。” 明 何景明 《塘上行》:“房櫳凄鳴玉,紈素誰為收。”

(4).古琴名。 宋 周密 《志雅堂雜抄·諸玩》:“ 高彥敬 二琴,其一, 大中 年 張鉞 斲,後無名。其一, 鹹通 中 金儒 製,此琴絶佳,名鳴玉,後題‘金儒鳴玉’四字。雲是白玉軫足,絶奇。”

(5).指風鈴。用碎玉片組成。風吹相擊發聲,即知有風。古稱占風铎。 明 劉基 《蓦山溪·詠檐铎》詞:“夜闌人靜,鳴玉傳聲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鳴玉”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腰間佩玉發聲 指古代貴族或官員在腰間佩戴玉飾,行走時玉飾相擊發出清脆聲響,體現身份與禮儀規範。如《國語·楚語下》記載趙簡子“鳴玉以相”,即通過佩玉聲響輔助禮儀流程。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諸侯鳴玉以朝”也印證了這一禮制。

  2. 佩玉本身 漢代賈誼《新書·容經》直接将“鳴玉”解釋為佩玉,特指身份象征的玉飾組合。潘嶽《西征賦》中“拖鳴玉”即描述貴族佩戴玉飾出入宮廷的場景。

  3. 比喻出仕為官 因佩玉是官員朝服的标志,該詞衍生出“在朝為官”的象征意義。如杜甫詩句“鳴玉凄房栊”以佩玉聲暗指官員身份,其《冬至》詩中“鳴玉朝來散紫宸”更直接代指上朝官員。

  4. 其他特殊含義

    • 古琴名:曆史上有以“鳴玉”命名的古琴
    • 風鈴别稱:古代用碎玉片制作的風鈴也稱鳴玉

文學應用:該詞在詩詞中常營造雅緻意象,如陸機《文賦》用“取笑乎鳴玉”表達對華美文風的謙遜,黃庭堅詩句“紫府侍臣鳴玉”則描繪仙官形象。

注:古琴與風鈴的釋義相對少見,主要見于專業典籍,日常使用多指前三種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鳴玉》的意思

《鳴玉》是指一種中國古代的樂器,也稱為磬。

拆分部首和筆畫

《鳴玉》的拆分部首是鳥(鳴的部首)和玉(玉的部首)。

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鳴玉》一詞的來源相傳是根據樂器發出的聲音而得名。

在古代,鳴玉常常用于宮廷音樂和禮儀活動中,由于其獨特的音色和高貴的象征意義,常被用于君主和貴族的音樂演奏。

繁體

《鳴玉》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鳴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鳴玉」的寫法并未有明确的規定,常常根據個人的書寫習慣來決定。

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不同的文獻中,「鳴玉」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宮中樂師鳴玉,使人心曠神怡。

2. 鳴玉的純淨音色使得整個音樂會變得莊嚴肅穆。

3. 他以鳴玉為伴,在山谷中吟唱。

組詞

鳴石、鳴鐘、玉磬、鐘鳴

近義詞

磬、鈴、鐘

反義詞

寂靜、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