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持危的意思、持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持危的解釋

扶持危局。《禮記·中庸》:“繼絶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唐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瘞夭追 潘嶽 ,持危覓 鄧林 。” 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王綱解弛,天下崩離,君子之處當何如?曰:‘非持危撥亂之才不足返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持危”為古漢語複合詞,由“持”與“危”二字構成。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釋義,“持”指扶持、護持,《說文解字》釋為“握也”;“危”本義為陡峭高處,引申為不穩定、危險狀态,《論語·季氏》有“危而不持”之典,描述失重狀态下的失衡處境。二者合用時,“持危”特指對處于危險境地的人或事物施以援手,如《禮記·中庸》所言“扶危持颠”,強調在危機中提供支撐的倫理責任。

該詞在《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整理本)中可見“持危拯溺”的用法,指對瀕臨危難者實施救助的德行。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倫理思想時仍具學術價值。建議參考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第3版“持”字條目,以及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哲學大辭典》相關詞條,獲取更系統的訓诂學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持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扶持危局,指在動蕩或危機中維持穩定、挽救局勢。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經典出處

  1. 《禮記·中庸》
    最早見于儒家經典,原文為:“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
    此處強調通過“持危”策略安撫諸侯、維護國家穩定。

  2. 唐代杜甫詩作
    杜甫在《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中寫道:“瘗夭追潘嶽,持危覓鄧林。”
    此處以“持危”暗喻身處困境仍尋求希望。


三、文學與曆史應用


四、現代延伸使用

現代語境中,“持危”可引申為危機管理或逆境中的堅持。例如:

“企業需時刻保持危機感,持危思變才能長遠發展。”


“持危”既是曆史悠久的治國理念,也是文學中的精神象征,現代更擴展至個人或組織的危機應對策略。其核心始終圍繞在動蕩中尋求穩定與突破。

别人正在浏覽...

避秦客采拮財主産業川氣帝枝端亮格套革退共進會廣陵散絕貫熟撼天動地華颠皇車黃花節賄選回雲江槎蹇曳交工攪撒積抱精鋼靜默勁骨豐肌桔柏渡軍賜開物成務快慰誇妍鬭豔骊峰臨末淪晦夢熊罴磨駝南奔匿諱尼丘牛頭偏隅偏忮破愁強勞祺然缺刻人才出衆容華三蓬三素望蝨官食實封試圖始終若一田闾鳀譯通婚土老財味如嚼蠟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