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上天的恩德。 南朝 梁 沉約 《謝賜甘露啟》:“寔由積仁上通,冥德下降。”
“冥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冥德(míng dé)主要指上天的恩德。該詞由“冥”(指深遠、不可見)和“德”(恩德、善行)組合而成,強調來自天意或自然法則的恩惠。
南朝梁沉約在《謝賜甘露啟》中寫道:“寔由積仁上通,冥德下降”,此處“冥德”即指天降恩德。
若需進一步探究不同來源的分歧,可參考漢典及南朝文獻。
冥德( mínɡ d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冖(軍字頭)和心(心字旁)。
冖是漢字的部首之一,總筆畫數為2;心是漢字的部首之一,總筆畫數為4。
《冥德》一詞最早出現在《論衡·譬明》一篇中,引申為指德行超越常人無法理解的境地。
《冥德》的繁體寫法為「冥德」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冥德」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基本相同。
1. 他的冥德造就了他卓越的品德和為人處世的智慧。
2. 道德觀念的冥德需要通過時間的沉澱和積累才能顯現出來。
冥想、冥思、道德、德行、善德
高尚、崇高、悠遠
庸俗、邪惡、腐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