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積抱的意思、積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積抱的解釋

郁積的懷抱。 明 高啟 《端居懷兩王孝廉》詩:“日從賢豪遊,雜遝車馬塵。焉知離居客,積抱難自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積抱(jī bào)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長期郁結于内心的抱負或情感,強調志向、情懷等因未能實現而長久積聚于胸的狀态。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構成

  1. 積(積)

    本義為“聚集、累積”,如谷物堆積(《說文解字》:“積,聚也”)。引申為情感、志向的長期蓄積。

  2. 本義為“用手臂圍住”(《說文解字》:“抱,引取也”),後引申為“心懷、懷抱”,如“抱負”“懷抱理想”。

    組合義:“積抱”即指經年累月積存于心的志向或情感,隱含因未得抒發而形成的郁結感。


二、古典文獻中的用例

該詞多見于明清詩文,表懷才不遇或理想難申的沉郁心境:

例1 清代黃景仁《雜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谶,春鳥秋蟲自作聲。”

——詩中“愁成谶”暗含書生志業難展的“積抱”,即抱負積壓成悲慨。

例2 明代李贽《焚書》:“士之積抱不伸,則發為文章,怒為譏諷。”

——直言文人将積壓的抱負傾注于文字,形成批判性創作。


三、現代語義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積抱”已極少使用,其含義被近義詞替代:


四、權威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083頁:

積抱:久蓄于心的抱負。多指未能實現的志向。

引證: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詩中“離愁”與“護花”之志,實為詩人改革理想難遂的“積抱”轉化。


五、相關文化概念

“積抱”與中國傳統文人“抒憤”傳統緊密關聯: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2. 李贽《焚書·續焚書》,中華書局,1974年。
  3. 黃景仁《兩當軒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 龔自珍《龔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網絡擴展解釋

“積抱”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積抱”指郁積的懷抱,即内心長期積累的情感或思緒。其中“積”表示積累、聚集,“抱”指心懷、懷抱,組合後強調情感或心事的長期壓抑狀态。

  2. 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例如明代高啟《端居懷兩王孝廉》中“焉知離居客,積抱難自伸”,通過“積抱”表達離居者難以排遣的愁緒。

  3. 單字解析

    • 積(jī):本義為谷物堆積,引申為積累、聚集(如“積少成多”),亦可指長期形成的習慣或病症(如“積習”“食積”)。
    • 抱(bào):此處取“心懷”之意,與“抱負”“懷抱”中的用法類似。
  4.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文賞析或文學創作中,用以描述深沉、難以釋懷的情感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積”的詳細字義演變或相關詩詞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3、9)。

别人正在浏覽...

柸筊備足兵房瘥昏剗子箭逞威蹿騰簇居當日典錢東平之樹鬥盆粉白墨黑分龍日伏泉婦寺剛中柔外孤蟾歸旨海味夥友教服佳子弟寄柬進貢旌恤金鴉觜進益即小見大具然慷他人之慨苦筍涼風珞琭率導率遵蔓菁密密蘼蕪嗫唲女伴篇首颦眉企足起坐如意珠三弄識破實氣輸租損棄探察彈冠結绶特奏名鐵片大鼓帖學通谷相悖廂嵌寫照